第1047章 水到渠成(第3/3頁)

林延潮點點頭道:“正是如此,我提變法事功,一在文,二在利。”

“通商惠工,充實國庫,這在於利,在於急重二字,這國家也如人一般,沒有錢,無錢強兵,無糧賑災,則立即烽煙四起。”

“興辦報紙,普及義學,這在於文,在於緩重二字。正如我之前所言,欲得治法,必得治人,沒有志同道合之輩,僅靠我等孤軍奮戰,早晚必敗,就算一時如張江陵那般權傾天下,但早晚也會被人給翻過來。所以我繼承陳,葉兩位先賢的衣缽,在華夏提倡事功之學,用意就是在這裏。”

“但是就算林學成為顯學,終究不如開啟民智,各位也到過民間,也看過窮鄉僻壤之百姓,他們目中晦暗無光,死氣沉沉,庸庸碌碌一生,連自己名字也不會寫,如何教他們經商務農?一個國家民族欲立天下之巔峰,必先發展其思想,解放之人性,否則一切都是泥沙瓦礫,百姓不擁護,再良之法必敗,不開啟民智,再奇之技,就算一時為我所用,也會被番邦異族學去,反過來對付自己。”

說到這裏,郭正域,孫承宗的目光都亮了起來。

若說他們之前都是渾渾沌沌,對於未來有些仿徨,那麽林延潮的話等同給他們指明的方向,也讓他們知道今後的路應該怎麽走。

“所以興以教化之事,對我們而言,雖緩卻重,沒有一個堅實的根基,長不出參天大樹。我希望將來的事功變法之事,不是我如王安石那般,力排眾議,強立明法,頒布天下。我希望的是,能夠順應民心,大勢所向,只要振臂一呼,就能天下景從,如此之事功,就如同劈竹,順節而下,成為破竹之勢,最後水到渠成!”

孫承宗,郭正域直到今日方明白林延潮之用心。

“天子,首輔之反對,當初我入朝之時早有預料,但是不能不為之,我若不登高一呼,天下人不知我林延潮變法事功之決心,就算為眾人所指,但我要辦的事,也是開了個頭,就算不能親自破除積弊,振興這天下,然星星之火,終有燎原之日!”

孫承宗,郭正域此刻已是深深地佩服的五體投地。

郭正域道:“我明白老師的意思,既是當前變法事功不利,倒不如退一步,在興辦報紙,普及義學這樣的緩重之事上下功夫,如此沒有人反對,也可以讓老百姓讀書人明白我們的想法,將來有萬民擁護之時,就是倒逼當朝諸公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