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出乎意料(第2/2頁)

“我不投靠申時行,我就沒命了。”

張誠欲走不理,卻見張鯨死死抓住了他的褲腿,前面幾個掌燈的小太監看了這一幕,連忙轉過頭去面朝甬道的紅墻根站好。

一人稍遲疑了一些,另一個人罵道:“不要命了嗎?”

張誠半晌嘆道:“好了,我不說就是了,但有沒有第二個人說,那就不是我的事。”

張鯨聞言大喜叩頭道:“多謝你了,多謝你了,你就是我再生父母,以後你就是我幹爹了。”

張誠搖頭然後離去。

張鯨在雪裏跪了好一陣,見張誠走遠後方從雪地裏爬起來,寒笑幾聲最後離去。

萬歷十五年的正月過後,天子免朝已是到了一個令人發指的地步。

朝中百官怨聲載道。

但也就是在這時林延潮已是聯絡好鐘羽正,林材,楊鎬等八名科道言官,準備一起上疏建言裁撤凈軍之事。

官員聯名上疏可謂聲勢巨大,這是雷霆一擊,沒有七八成把握,不敢有人冒然如此。

現在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就是在這一日,方從哲匆匆奔至翰院裏向林延潮道:“學士大人不好了,南京工部尚書舒應龍今日上疏天子,請求朝廷裁撤凈軍!”

此言一出,正在商議明日上疏的林延潮以及他的黨羽們都是色變。

裁撤凈軍之事,已是就差臨門一腳了。

但現在卻有人搶在自己前面上疏。

此事好比什麽?

給他人作嫁衣。

鐘羽正等人都是失色,此事他們籌備了許久,現在卻為人搶先了。

而林延潮卻道:“好個張鯨!”

眾人不知情由。

原來舒應龍就是編修舒宏志之父,兩個月前方才遷為南京工部尚書,成了正二品大員。

這是張鯨算計自己。

林延潮當機立斷:“立即備車進宮。”

不久林延潮文淵閣值房裏見到了申時行。

申時行見林延潮正在處理公務,頭也不擡地道:“你來是為了南京工部尚書舒應龍上疏的事吧?”

林延潮點頭道:“恩師,這必是張鯨的主意,他要……”

申時行停下筆看向林延潮道:“老夫早已經知道了。”

林延潮在路上已是從驚怒轉至平靜,失去先機,也就意味著事已成定局。

這個時候生氣一點用也沒用,不是忙著去質問,更不是去撒潑。

林延潮正色道:“恩師,學生以為只要裁撤凈軍的事,能在禦前通過,至於是不是學生親自上疏的並不重要。”

申時行放下筆起身離座道:“你猜的不錯,這一次是張鯨針對你的,他知道裁撤凈軍之事已是板上釘釘,而你馬上要上疏,故而指使舒應龍搶先,將功勞據為己有。”

“但這奏章我卻不能不批,因為天子已是下了口諭,允許減免戶部向各省攤派的七萬兩芻料銀,並且還答允三年後再減去十萬兩,這條件實在出乎我們當初的打算。”

林延潮既有些難過,又是欣然道:“那就好,那就好,此乃是國家之幸,社稷之幸,只要能裁軍撤餉,學生的這點委屈又算的了什麽。”

申時行嘆道:“不,這是老夫的過失。當初要不是你的堅持,老夫實是不敢與天子爭這三十萬兩銀。一年三十萬兩,十年就是三百萬兩,前年平緬之役所費也不過兩百萬兩。”

“但你為朝廷爭下的,又豈止是這兩百萬兩。若是天下官員都如你這般不惜自己,而為國家社稷考慮,那麽就是三皇五帝也要讓你三分。”

林延潮道:“恩師過譽了。”

這句是實話,林延潮本早與科道談妥,最後裁餉也有一些為了自己名聲,想要達成出人之意料,一鳴驚人的效果,所以逼著申時行與皇帝談判。

但此刻林延潮已將自己的得失放下:“只要有利於國家,有利於社稷,學生那點雞毛蒜皮的事與天下比起來又何足道哉?事不宜遲,聖上素來優柔寡斷,若上意有變,收回旨意,就追悔莫及了,學生懇請恩師立即擬旨以免夜長夢多。”

申時行點點頭道:“你想得開就好。”

說到這裏,林延潮知道這件事已是板上定釘,自己已經沒辦法扭轉什麽了,當下向申時行長長一揖,然後離開了文淵閣。

離開文淵閣後,林延潮一瞬間明白了事情來龍去脈。

張鯨必然是事先與申時行達成了協議。是了,自己將張鯨的把柄交給申時行,只是為了威脅張鯨不在裁撤凈軍的事上搗亂。

但是自己沒料到張鯨居然如此果斷,不僅放棄了凈軍,還直接倒向了申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