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國有諍臣(第2/4頁)

不久跑操結束,有的翰林去了澡房更衣,也有翰林去了茶水房喝茶,最後都梳洗一番再進行一日的館課。

這等日子令人感到新鮮,庶吉士們跑操後,用毛巾抹汗,換上一身幹凈衣衫,再喝上一壺早泡好的熱茶,收拾幹凈再精神百倍地投入每日的功課中。

如此也不由林延潮聯想起大學時在操場上晨跑幾圈後,然後再去圖書館的日子,如此忙碌而充實。

現在這跑操已成了這一科庶吉士們每日習慣。不少人身子原本比較虛弱,但經如此一番後,倒是有所改善。

大有一日不跑,一日不舒服的感覺。

然後有的庶吉士空隙時,還會偷空練一趟拳,或站在那練功夫。

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蠻其體魄,這就是林延潮教習庶吉士時,教給學生們的第一課。

而不是什麽大道理,道理都是做的過程中,讓人慢慢體會的,這就是事功的精神了。

風有些微涼,林延潮加了一件衣裳,然後來到庶常廳。

庶常廳位於內堂之後,二十三名翰林已是到齊,然後一並向林延潮行禮道:“拜見教習。”

林延潮看去二十名庶吉士穿著烏紗帽、青黑色圓領袍,束烏角帶,這服飾打扮與觀政進士無二,這是沒有官階的素服,至於楊道賓,孫承宗,舒弘志三人已是授官穿著官袍。

見人到齊,林延潮當下與眾翰林們講館課。

林延潮的館課,不願通篇講述自己的理念,而是將很多道理揉在事情,史料裏,至於如何就讓眾翰林們自己去思辨了。

就算沒有改變他們想法的意思,但這些庶吉士們卻一點點為之吸引,林延潮的才華見識,讓他們仰之如山不說,往往一兩句話也會令他們看到一個新天地。

眾人最感興趣的,還是與林延潮探討歷代政治得失,國家之興亡,人物之忠奸,如此話題一旦闡發出去就收不了了,往往到了吃飯的點,眾翰林們都還議論不完,在庶常廳裏爭論個不停。

讀史能培養人之抱負,縱觀國家的成敗,民族的得失,正是靠不為史書載入的蕓蕓眾生,萬千有志之士的努力而改變,但必要時也要有人登高一呼,方有萬人振臂景從。

在潛移默化之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幾個字,滲入了庶吉士們的心中,改變了一些人當初讀書只為做官的想法。眾人聊到盡興處,書生揮斥方遒時,師生同學的情誼,不知不覺也就更深了一步。

到了課末,林延潮知道不能繼續討論了,否則又是沒完,當下布置了館課。

這時袁宗道笑著道:“教習昨日講的倚天傳的故事,我等聽了一晚上輾轉反側,想聽下一段,教習不知今日可否再給我們講了一二。”

眾庶吉士們都是稱是。

林延潮不由失笑,他近來與這些學生聊得投機,不免有時也把講堂當作了說書。

林延潮笑問:“昨日我講到哪裏了?”

眾庶吉士們都是齊聲笑著答道:“夭矯三松郁青蒼。”

林延潮點點頭,這時候見外頭有聲音道:“快,快,學士老爺又講倚天傳了,大家快來聽聽。”

然後就是一串腳步聲,不少翰林院裏的吏員,或者仆役就來到這裏旁聽,甚至有人搬了凳子,準備好茶水瓜子。

這時候林延潮照例不會介意他們旁聽,而對於眾翰林們而言,這也是他們一日館課裏最放松的時候,在這裏大家說笑,林延潮是不會責備的。

林延潮於是開始說書:“卻說張無忌知義父為少林寺所擒,故夜上少林寺打探……”

聽著林延潮娓娓道來,眾人都是聽得入神。

從張無忌鬥三僧,到後來化解恩怨,並與群雄協力抗元說了個清楚,然後為了屁股所處的位置,林延潮將最後結局改了改,將朱元璋騙過張無忌奪取權力,當上了皇帝。

改成了朱元璋用王霸之氣征服了張無忌,張無忌認為朱元璋比他更適合坐天下,於是如虬髯客讓李世民般,將天下送給了朱元璋,最後攜美歸隱。

如此的故事,放到後世絕對是劇毒,但在當時聽林延潮說書的人,卻覺得正當如此,再恰當不過了。

然後林延潮又道了一番太祖的功績。

何為“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

何為“九天日月開黃道,宋國江山復寶圖”。

何為“天道好還,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順,匹夫無不報之仇”。

最後林延潮言道,太祖一介布衣舉兵起事,無憑借威柄之嫌,為民除暴,無預窺神器之意,驅逐韃虜,復我中華,故而三代以後,得國最正唯我大明也。

聽到這裏,眾翰林與外間眾人無不感動,不少人還落下淚。

宋亡之後,明朝日月重光,想到當年的屈辱,讀書人意識何為“華夷之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