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8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2/3頁)

羊可立點頭道:“我明白了,希望這次不會被林三元看出端倪來,得罪了他後患不小。”

“此事不論,眼下還是離間王太倉,申吳縣為上。若王太倉站在我們這邊,再加上王家屏,內閣就是二對二。如此恩相繼續丁憂一段時日,朝局也可維持。”

“不好說,汝培可是一直勸不動他恩師,只要王太倉不肯,奈何現在又多了個林三元,申吳縣在內閣穩如泰山。”

“哪又未必,這一次李三才回京,我們不如勸勸他,他與我們可是有年誼啊,又是王太倉最得意的門生。”

“這倒是一個辦法。”

二人看向眾官員們還禮的林延潮,對方有如此好人緣,在官員中有如此聲望,這是他們沒有料想的,想到這裏他們二人不約而同嘆了一口氣。

這一段不長台階,至少有幾百名官員向林延潮道賀。

“宗海兄一封天下為公疏震驚公卿,下官心中仰慕已久。”

“宗海兄回京,大家就盼著你一正風氣,匡扶天子,我等終於等著這一日!”

“宗海兄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這次回京正可一興朝堂正氣!”

“恭賀林兄了,以兄在歸德政績實至名歸!”

“林兄,在朝為規君,外放為民,事功之學如斯也,下官願效林兄事功之學,終身行之。”

面對如此多官員向自己道賀,林延潮心底有一等感動。

這就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能不識君”。

有上有天子與首輔的支持,下有百官的擁護,自己的事功之學,正一點一滴地改變著天下讀書人的支持。我並非是一個人孤獨前行,多少有志之士都是我的知己,身上滿滿的肩負著天下有志之士的期望。

現在我榮升侍講學士之後,終於是可以有一番作為,到了在朝堂上大展拳腳的時候。如此我又何愁前方沒有支持我的人呢?

此時此景,自己何必拘著。

林延潮停下了腳步,目光掃過向自己祝賀的百官,他當下抱拳道:“多謝諸公期許。林某不才,常自問所學為官常所為事?每當夜間反思,林某告訴自己就是為了不負聖賢之教。何為聖賢之教?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說的好。”

眾官員齊聲喝彩,不少年輕的官員激動之下,流下了眼淚。午後的陽光正落在林延潮的身上,眾人仰視這位年輕的官員仿佛光芒萬丈。

此刻此景林延潮不由豪情滿懷,何為絕學,事功之學,何為開太平,努力事功。

此心堅定,我定有一番作為的!

“今日就請諸公與林某一並為皇上盡心,為天下百姓盡力!林某多謝諸公!”

林延潮向眾人作了團揖,然後舉步前行。

氣氛頓時到了最熱烈之時,喝彩之聲不絕。

百官目送林延潮離去,在他們眼中二十五歲拜侍講學士的林延潮,正是躊躇滿志,意氣奮發時。

“林三元以事功磨礪自己,激勵天下讀書人,看來振興朝堂指日可待了。”

一名官員道:“不錯,朝堂是要有一番新氣象了。”

有一名官員道:“正是如此,有林三元在,還怕正氣不興嗎?”

一旁沐睿則氣道:“什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話也是你林延潮可以說的?”

“太狂妄了,不知天高地厚。”

李三才苦笑,二人身旁的官員都去向林延潮道賀了,所以這些話也不怕別人聽見。

李三才自顧道:“或許終有一日,我也當如此。”

此刻張鯨服侍天子更衣後,這才走出宮來。

張鯨回到宮外居所,正要休息,就聽說孫隆求見。

張鯨笑著道:“早知他會來,讓他進來吧。”

不久孫隆入內叩頭道:“兒子叩見幹爹。”

張鯨喝著茶道:“你不在宮裏當差到幹爹這作甚麽?”

孫隆叩頭道:“幹爹,兒子一時糊塗,當初兒子還以為林學士之前奏對的話不合聖意,萬萬沒料到陛下會提拔林學士。兒子之前……”

張鯨冷笑道:“你以為陛下不會用林學士,所以世態炎涼了?”

孫隆叩頭道:“兒子慚愧,懇請幹爹替兒子補救一二。”

張鯨搖搖頭道:“糊塗,你以為陛下是還未親政之前,事事按自己心意行事?”

孫隆眼珠一轉,問道:“幹爹兒子不明白,難道陛下的意思,還是不願意用林學士?”

張鯨道:“陛下的心意,我是再清楚不過了。用當然是要用,但不是現在。林三元的事功之道太危險,輕用變法,容易動搖社稷根本。陛下想到張太嶽前車之鑒在前,心底其實顧忌不少。”

“那麽陛下又為何用林大人為學士?”

張鯨笑了笑道:“那你說陛下為何要用咱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