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9章 千字文(第2/2頁)

申時行道:“本來老夫也是要拜托張宏的,但他既已是替延潮說話,那老夫還有什麽擔心的,這件事就交給他,最後就看聖意如何了。”

從申府上出門後,林延潮感慨很多。

據他說知,歷史上好像萬歷當了有三十幾或四十幾年皇帝,具體多少記不清了,但一定很長。

而他與當今天子年紀差不多大,自己將來若有掌權一日,對方也是正值盛年,也就是說二人政治生命的黃金期都差不多。

所以林延潮要任首輔時,要推行改革無論如何也繞不過萬歷本人。

因此沒辦法,以往書上看的天子先托孤,然後權臣再慢慢竊取權力的套路用不上。

所以要變法一定取得萬歷本人支持才行,否則就是紙糊宰相,最多再稍稍有些作為就是。

那麽今日在萬歷面前攤牌,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林延潮也知道自己選擇了一條什麽樣的路線,這一條路他走來不容易。

在馬車裏林延潮想了許多,這時候他聽到馬車外傳來朗朗讀書聲,心底奇怪哪家學堂還在這時候教書。

於是林延潮不由挑開車簾布朝外看去,但聽聲音是從一舊屋裏發出的。

這時候已是上了燈,哪個私塾會這麽遲了還在授課。

這時林延潮正是思緒萬千之時,想下車換換環境,於是敲了敲車板讓展明停下。

然後林延潮一人下了馬車走入這舊屋裏。

這舊屋是兩進的院子。

林延潮走進前院時,院子裏的屋檐上還滴著午後下過的雨水。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

朗朗讀書聲從院子裏傳來,正是林延潮最熟悉的千字文。

林延潮心底一動推開門走到裏院,但見院子裏站著十幾個人。

這些人都是市井百姓,身上穿著布衣或者是短衫,如他這樣穿著緞制長衫的只有一人。

老百姓們都是看了林延潮一眼,然後又回過頭去看向屋子。

但見屋子裏掌上了燈,大概二十幾個儒童正背著手在屋裏背書,一名老先生拿著戒尺正一絲不苟的聽著。

師生都是一副很認真的樣子。

而圍著外頭的老百姓,則都是默聲看著屋裏的儒童,看著這一幕不由令林延潮聯想起小時候學校門口那些接孩子晚自習的家長們。

這時候讀書大多還是有錢人的事,市井老百姓要麽是讀不起,要麽不願讀,只有江南那樣的富庶之地,平民家才能供起子弟讀書。

而這十幾個平民百姓為何能供這些小孩讀書呢?

林延潮當然知道答案,心底湧起了欣慰,他問身旁一名老百姓道:“這是哪家老師,哪裏有晚上授課,這不費燭費眼睛嗎?”

老百姓道:“你不是這裏坊的人,難怪不知,過幾日海青天要來這裏視察考核學業,若是合格的,可以送入官府辦的塾中讀書。”

林延潮欣然問道:“官府辦的塾中,與這有什麽不同?”

老百姓道:“你是剛來京師的吧?連這都不知道,當年托了海青天,林三元的福,我們坊裏設了好幾個民塾,坊裏的子弟讀書不要錢,還給筆墨紙張,除了朔望都能在塾裏識字算數,還學千字文三字經。”

“至於官塾可以教你文章,文章寫好了,那將來是可以當老爺當相公的。所以這幾日夫子都教導學生讀書備考,多教出一個子弟進官塾,他就能多從官府裏領一份錢,這幾日能不盡力嗎?”

林延潮不由道:“原來如此,海青天想的真是周到啊!”

老百姓能在林延潮這樣能穿綢衫的人士面前,不免生起侃侃而談之興:“那是當然,咱們窮了一輩子,就是受了不讀書的氣,才給那些老爺欺負,但咱們兒子不能走咱們的路,書讀的出息了,將來一樣能當老爺,當相公,就算不行,讀書寫字咱們也不求人。一代一代的下去,早晚也能出幾個相公老爺來,如海青天,林三元那樣當個好官。”

這老百姓說完,一旁的人斥道:“得了吧,就你張二傻那出息還當老爺?”

那老百姓當下紅了臉了就爭道:“我家沒出息,你家李大那個渾樣還能讀書,也不撒泡尿照照?”

左右老百姓聞言都是歡快的笑了。

幾人沒看見,一旁的林延潮則是滿臉欣慰,眼底微微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