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1章 抵達京師(第2/2頁)

林延潮點點頭道:“運兵漕丁都是苦命人,但也是血性的漢子,我給你們指一條明路。”

“這運河溝通京師和杭州,無數人都從這裏由南到北,或由北至南,沒有哪裏的消息比這運河上更靈通了。”

楚大江目光一亮道:“府台的意思?”

林延潮點點頭道:“天南地北,三教九流的人匯聚於此,消息最是靈通不過。你可以安排下面可靠的弟兄專門收羅消息。”

“徐州,聊城,臨清,通州,淮安能盯著都給我盯著,大的消息不說,小的比如哪裏木材貴了,鹽便宜了,藥材賣完了,你都一並報來。”

“如此李二回那幫響馬在陸上,你們在水上,但凡有什麽風吹草動,我都會提前知道一二,到時候自會有你們的好處。”

楚大江聞言大喜,他知道林延潮這確實給他們指出了一條明路啊。

二人聊了一陣,當下楚大江方送了林延潮離開,然後立即按照林延潮的吩咐去辦事。

林延潮的驛船只在聊城逗留了一夜,次日即是北上。

如此船一日日北行,終於趕在八月前抵達了順天。

算了一算,三年前正是這時,林延潮上的一封“天下為公疏”,驚動整個朝野。

三年之中,浮浮沉沉,而今林延潮又再度回了京師這龍蟠虎踞的地方。

快要到了通州碼頭時。

林延潮也不再低調了,當下命人掛出自己官銜牌。

通州碼頭上可謂是舟船聚集之地,現在又是外官來京覲見之時,碼頭上遇到個布政使,按察使,甚至巡撫,總督等外官大僚都是不稀奇的。

但是其他碼頭上的官船,看見此艘驛船上掛著官銜牌後,都是主動讓開水道,避在一旁。

這艘驛船上的官銜牌寫的是什麽呢?

“丙子解元!”

“庚辰會元!”

“狀元及第!”

“欽點翰林!”

“詹事中允!”

“歸德知府!”

一般官員出行,亮個“兩榜出身”,“進士及第”,都會引人敬重,懂行的老百姓都會豎起一根大拇指說原來是金榜題過名的。

當然在京城這地方,進士出身官員多如牛毛。

但是若亮出解元,會元,狀元任何一面官銜牌的,那麽就算是京師裏也是稀罕了。

會元三年才出一個啊!狀元也是三年出一個啊!

如此官銜牌,哪裏輕易見的。

但是集齊“解元”,“會元”,“狀元”三面官銜牌的,那不說京師了,整個大明朝也才兩位。

一位百年前早已作古,唯一還在的除了名滿天下的林三元還能使誰?

這絕對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盛景啊!

水道沿途,以及碼頭上的官船民船無不停靠在一旁,船只的欄杆上頓時都擠滿了人。

眾人紛紛道。

“看那是林三元的官船!”

“林三元回京了!”

“沒錯,能打這官銜牌的除了林三元,還能有誰!”

頓時官紳百姓們都是一並朝著林延潮的驛船招手,喝彩,鼓掌!

天下州府,方面大員考績第一,奉詔賜傳驛進京,此事誰能不知,誰能不曉。

就是不沖這些官銜牌,以及天子賜下的恩典,就憑著當年林延潮不計前程死諫天子,後來又擊殺中官馬玉,救無數河南百姓於水火之中的事,就足夠老百姓們敬仰,讀書人膜拜的。

驛船裏,林延潮的家人門生們一下子見的驛船所過之處,老百姓們這等熱情之狀都是嚇了一跳。

不過這一幕在歸德見了不少,他們還算有點心理準備,可是同船的袁家三兄弟卻被震撼了。

袁宗道怔怔地道:“先生離開京師三年,居然仍在百姓心中有如此的聲望。”

袁宏道也是嘆道:“讀書為官如此,這一輩子也是不枉了。”

袁中道羨慕道:“不知我何時才能有這一日。”

一旁楊道賓悠悠道:“至少要先連中三元吧!”

說到這裏,三兄弟一並深受打擊。

至於另一艘船上的申用嘉李鴻,見了這一幕也是震驚了。

李鴻感嘆道:“就算是父親當年得狀元時,也沒有這麽風光吧。”

申用嘉亦道:“我初時不解為何林宗海要一路隱姓埋名低調進京了,今日方知他若真的掛官銜牌一路過去,那麽十年都到不了京師。”

李鴻道:“我看就算現在恐怕也到不了京師。”

二人看去,原來通州碼頭之上百姓是奔走相告林延潮回京的消息,結果碼頭一下子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