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7章 羊報(第2/3頁)

在場官員都是如此心思,他也不好揣測林延潮此時心底是怎麽想的。

對他們而言林延潮留下最好,有主心骨,但又不好開這口。何同知也有心讓林延潮留下,但這挽留的話,如何也是開不了。

吳通判左看右看,何同知不好說,剩下眾官員屬他最有威信。於是吳通判倚老賣老道了一句:“真是什麽事都趕在一塊了,府台在任三年,黃河是一點事都沒有。現在府台卸職第一日,這羊報就來了。你說這巧不巧,都可以拿這段事說書了。”

說著吳通判自顧笑了起來,但在場卻無一人附和。

吳通判見冷了場,輕咳一聲收斂笑容道:“看來這龍王就是賣府台的面子,但府台上京的事又不能耽擱,我看是不是可以想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什麽兩全其美?”

眾人都吃驚了,吳通判居然能想出妙計來。

但見吳通判道:“本官有一愚之得,之前河漕衙門下文,追究沿河官員責任,言守堤若守土,官員不可擅離。所以府台可以先斬後奏,待河情過後,府台致書河漕衙門,讓潘制台向天子說明,府台因上遊大水之事暫緩入京,如此天子也不會追究的。”

眾人一聽,面面相窺。

好你個一愚之得。

陳濟川忍不住斥道:“依吳別駕這麽說,潘制台的一句話比聖命還大?”

陳濟川此言一出,陶望齡,袁可立都在心底大罵,什麽餿主意,照吳通判這麽說,林延潮自己抗命,還要將潘季馴拉下水。

就算潘季馴與林延潮再有交情,接信後也會大罵你林延潮禍害自己也就可以,別來禍害我老潘啊。

吳通判沒有考慮到這一層,現在被陳濟川諷刺才反應過來,但依然知錯不改道:“本官不是這個意思,本官是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治河的事,沒有府台不行啊。”

陳濟川還要再說,林延潮伸手一止道:“濟川不可對吳別駕無禮。”

眾人見林延潮終於開口了,何同知立即問道:“不知府台於此事怎麽看?”

林延潮道:“何別駕,諸位同僚,從林某接旨之時起,已是卸職了,不再是本府知府了,於府裏大小之事,本不該多言的。但蒙何別駕信的過,以河事相詢,那麽林某就以局外之人說幾句話。”

“敢問諸位若林某當初沒有履任歸德,諸位就不治河,不禦水了嗎?治水的事當初是由林某親手操辦,論河工在座沒有人比林某更了解,但是林某在府三年修河是為何?就是為了修一條百年不壞好堤,讓本府百姓從此不遭河患。”

“現在我剛卸任,你們就擔心大堤禦不住大水,如此是不是指林某與諸位三年都在白用工呢?”

何同知,吳通判被林延潮這一問都是滿臉通紅。

林延潮當下正色道:“林某對諸位有信心,也對這三年來親手所修的河堤有信心。今年河情再猛,河情再大,也沖不垮歸德的河堤,歸德必然安然無恙,這就是林某為官三年的自信。”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讀書時如此,為官也是如此。三年之事功,眼下到了驗一驗是不是真金之時,林某不會自己看不起自己,也請諸位不要看不起自己。下面請何司馬主持一切,林某即接旨上京,在此與諸位告辭!”

“是,府台大人。”何同知,吳通判眾官員都是向林延潮一並拱手。

林延潮點點頭,當下大步離開公堂,陳濟川,陶望齡,袁可立等人昂然跟隨在後。

一路之上,官吏們都避道一旁,向林延潮行禮。

眾官員看著林延潮的背影,想起那句“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的話來。林延潮現在就如同一個剛進考場的士子,卷子都沒有看,就對左右同考的士子說,自己這一次一定能高中。

換了旁人,別人一定會笑話!

但對林三元而言,何人敢笑?

這就是學霸與能臣的自信。

林延潮走入後堂後,代表著他在歸德的任期正式結束。

而這時,府經歷黃越入內稟告道:“何司馬,下官方才查驗過了,沿河各縣報上今年修河之事都已完備。”

沈同知收回目送林延潮的目光問道:“哦?”

“府台離任前,早已考核完各縣河工,半個時辰前他還去工房張司吏確認此事。”黃越稟告道。

眾官員聞此都是安心,林延潮在任前兩年重淤田次河工,都抵禦住了兩次伏秋河汛,今年林延潮將所有氣力都用在了修堤,以及補漏上。

事成之後,將功績留給來者。

這就是林延潮上任時所言,功成不必在我,留待後人。

而今大河變害為利,大堤一禦百年,百姓人人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