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7章 官吏(第2/2頁)

“孫先生,你我相交一場,我怎麽會讓你到這個地步,但有些話,本府還是要替你問一問,”林延潮翻開賬本道,“本府看過你賬,也派人查過你的堤,你們拓縣所修的堤壩,都是好工好料,遠勝於其他各縣采買的工料。至於每段河堤所用都比其他縣多了三成之多。”

“比如老河口這一段堤坡,河工署下文此堤的規格修一丈高,半丈寬就好了。但你修了兩丈高,一丈寬。沒錯如此老河口的堤段,可成禦百年一遇大水的堅堤,但如此用工用料,遠超本府其他各縣,那麽超支也是理所當然。”

孫承宗道:“府台真是明察秋毫,孫某當初只想……”

林延潮道:“你只想給老百姓辦實事對嗎?所以不惜好工好料,都用在堤上,能用多少就用多少,還將險工之處都加高加厚,寧可有背債的風險,也要一勞永逸永遠解決柘縣的河患?”

孫承宗道:“府台明鑒,孫某確有此心,其實府台早就下文給孫某,這一次疏河兼打壩淤田之事,以築壩淤田為先,治河次之。是孫某貪心,自以為能一舉兩得,將淤田與治河兼顧,所以不自量力,最後失了計較。”

林延潮搖了搖頭道:“你不是失了計較,你是將錢用的一文不剩剛剛好,這是你心底的打算,想用最少的錢幫老百姓辦最多的事,所以你更改了本府的初衷。”

“當然我想你一個人也無此把握,但下面給你修河的官吏,在給你打包票後,你方才下的決心。”

孫承宗劇烈地咳了幾聲,然後道:“府台沒有親自到地方,但卻對地方的事一清二楚。”

林延潮道:“一清二楚?不,還不僅如此,我想你此刻心底委屈,認為是將好工好料都堆在堤上,而至費用超支,但本府卻認為不僅僅是如此。”

孫承宗道:“孫某請府台明示。”

林延潮搖了搖頭道:“當初你在河工署時,本府給各縣修河之費,都留有富裕,你知道這是為何?各縣將工料錢拿來給本府題銷時,本府明面不說,但都允他們私下多報一成,你又知道這是為何?”

孫承宗瞬間明白了什麽。

林延潮嘆道:“當時你有問過本府,本府不好與你明言。但現在論到你事功,你為了將治河,淤田二事兼顧,將府裏下撥的經費,一文不多,一文不少都用上,算的恰到好處。這是你擔心下面官吏貪墨,故而嚴控預算,不肯留一點油水的緣故。”

孫承宗合上眼睛半晌道:“府台,是孫某沒有聽你當初之言,當初在下於各段河堤題估時,下面幾個監督修壩的胥吏,曾向孫某擔保修壩之費,比在下當初題估時還省三成。孫某當時質疑,但他們卻拍著胸脯向在下擔保,當時我為了能夠省工就信了他們。”

“卻不知他們刻意估低之後,事後孫某查堤,卻發現按他如此根本修不成堤。當時在下以為他們也是如孫某這般一心省工,故而疏忽少算了,事後沒有追究,還替他們擔保,最後以致工程超支。”

“事後孫某方覺得有些不對,但當初府台再三與孫某交代,吏者,可用,但絕不可信,是孫某沒有放在心上。孫某以往依仗府台聲威,在府裏行事順風順水,但自己行事卻沒有料到下面的胥吏絲毫不懼在下。”

陳濟川也是嘆息,此事是他查出來,向林延潮稟告的。

孫承宗在林延潮心底是如何地位,而且與他也十分交好,所以也是不由替他難過。

孫承宗以最省的工錢預估每段大堤,結果將那些胥吏的油水榨的幹幹凈凈。胥吏們就一並聯合起來整孫承宗,你不是要省錢多辦事嗎?

好,我們就順著你的意思,你要我們省兩成,我們給你報省三成,夠給你面子吧。事後孫承宗發現堤建不成,就算知道中了計,還沒辦法追究他們的責任,因為這事的責任在孫承宗啊。所以孫承宗只能硬著頭皮追加預算,否則大壩根本修不好。

所以最後的結果,工程遠遠超出預算。孫承宗這教訓實在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