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3章 林青天是好官(第2/4頁)

潘季馴心知舊河兩百余裏,若是千石糧船能達到暢通無阻的地步,那麽說明賈魯河已是全線疏通。

據潘季馴所知,疏通賈魯河並非是朝廷撥款,而是河南省裏的藩庫支出,聽說是從修建潞王府的經費裏摳出來的。

還要扣去一半疏通新河之用,這筆錢最後到了林延潮手裏,只有不到十萬兩。

用不到十萬兩的銀子,疏通兩百多裏的舊河,換了一般庸碌的官員沒有二十萬兩打底辦不下來。所以不說其他,僅說才幹能力二字,林延潮稱之能吏,可謂是當之無愧。

不過在潘季馴眼底,如此越是有能力,反而越是辦壞事,一旦黃河大水,將來大河奪道,就是順流直下,直接灌入河南,淮徐的腹心之地。

朝廷河工是不怎麽樣,但好歹面向黃河兩岸修了不少大壩,這些大壩能不能擋住大水暫且不說,但至少還能有點用。

但萬一河水奪道,就好比敵軍有一路人馬繞開了我軍重兵布防的正前方,而襲擊後方的糧草重地。

如此就是能力越大,辦的壞事越大,林延潮強行疏通賈魯河的後果,還不如那些貪汙河工銀的貪官汙吏。

想到這裏,賈魯河疏通的效果愈好,令潘季馴皺眉越甚。

潘季馴看到一段河堤上面正有人修壩,對左右道:“停船上壩看看!”

船靠碼頭停了,一眾官員隨著潘季馴上岸。單知府等看潘季馴面色陰沉,心底都是暗喜。

潘季馴眾官員走上堤壩,這幾十名河工都停下手,柱起鐵鍬鋤頭看了過來。

潘季馴先是問道:“何人讓你們修堤的?”

眾百姓見潘季馴這樣的大官,都嚇的不知如何說話,下面官員正要質問。

這時候突然有一人叫道:“這莫非是潘大人嗎?”

潘季馴看去,但見一名老者,嘴唇發抖。

潘季馴看了絲毫不記得此人是誰,問道:“你是什麽人?竟認得本督?”

那老者抹淚道:“潘大人貴人多忘事,十幾年前,堵張家店口子的周驢子您記得嗎?”

潘季馴一下子想起那個周驢子,當時黃河決口,河水倒灌,有水淹開封之危。

潘季馴身為河督,當即招募熟悉黃河水勢的老船夫,讓他們開著幾十條載滿石料的船,直接沉在決口之處。

當時這周驢子就是他招的老船夫,冒著生命危險,開船堵住了缺口。當時潘季馴大喜下,拿出自己的俸祿賞了他五兩銀子。

潘季馴想起十幾年自己治河的時,軺車所至,更數千裏,日與役夫雜處畚鍤葦蕭間,沐風雨,裹風露的情景。他感慨萬千,撫須笑著道:“記得,本督怎麽不記得周驢子,他可是能伏在水裏三天三夜不上岸,當然就是他駕著船,當了先鋒。”

“哦,你是他兄弟,長得有他三分樣子,周驢子現在怎麽樣了?”

那老頭嘆了口氣道:“去年害了病,沒過冬天。”

潘季馴聞言感嘆道:“那可是響當當的好漢啊,這幾百裏黃河沒人水性比得上他,沒料到鬥的了龍王,卻鬥不過閻王。”

“潘大人,你也老了。”老頭也是開口道。

潘季馴聞言倒是哈哈一笑:“是啊,沒料到在這裏還能見到故人。”

老頭道:“潘大人,小人給你引見,這是我兒子,當年也隨你修過河的,還有這是周驢子他外甥,水裏岸上都是一條好漢,來,都給潘大人磕頭。人家潘大人是真正的好官啊,給咱們老百姓修了多少好堤,辦了多少好事。”

幾個年輕人跪下去給潘季馴叩頭。

而眾百姓們聽說是當年治河的潘季馴,紛紛都是擁了上來,一口一個潘大人。

而左右官兵要阻攔,潘季馴擺了擺手道:“爾等不要攔著他們,他們昔日都隨本督治河,本督要與他們說說心底話。”

官兵們這才撤開了。

潘季馴與老者問道:“你們與我說說,這堤是誰讓你們修的?不要擔心什麽,與本督說實話。”

臧惟一等眾官員都是一旁聽著,表面上若無其事,但暗中一個個卻豎起耳朵來。

這老者笑呵呵道:“潘大人,這是哪裏話,當然是給官府修了,怎麽還給咱們自家修呢?咱們都是官府雇來的。”

“雇來的?”潘季馴心底有數,朝廷役法,他是知道的,有力差有銀差。

一條鞭法變法,就是鼓勵官府以銀差取代力差。也就是讓本來要應役的老百姓交錢,然後官府拿這筆錢雇老百姓來作役,而不是勞役老百姓。

原來如此,林延潮為了疏通賈魯河,那麽藩庫撥的十萬兩銀子肯定不夠用,所以將這修河之費攤派在老百姓的頭上,再來雇役修河。

這是好大喜功,不顧老百姓死活啊。

潘季馴心底暗怒,面上不動聲色,手指著其他人笑著問道:“他們都是雇來的?是官府雇,還是你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