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2章 突擊檢查(第3/4頁)

現在好了,人家被天子重新啟用,東山再起了,豈非要新賬舊賬一起算。哼,看來這會誰也救不了林延潮。

但見單知府道:“啟稟太保,聽聞這林三元就是喜歡放大話,為官不務實,之前修建百裏長堤的事不說,擔任知府後,還整日行不切實際之事,好大喜功,冒為政績。”

“聽聞其府內官吏有兩年發不出薪俸,如此窘迫下,林知府還強行疏通賈魯河,濫用民力不說,還空耗朝廷錢糧。”

另一名官員道:“啟稟太保,有句話下官本不當說的,但此刻也唯有說了,下官聽聞林知府與蘇杭大商梅家過從甚密,這一次疏通舊河恐怕他在為梅家奔走。這疏通舊河裏面,水很深啊!”

正所謂墻倒眾人推,又一名官員道:“不僅如此,林知府還在鎮壓本地豪強,在本地鬧的民怨沸騰,但對外卻粉飾太平,今年河南大水,我們各府都受了災,唯獨歸德府上報沒淹死一個人,此事背後必有蹊蹺啊!”

“太保三令五申,令我們下面的官員不可隱瞞災情,要如實上報,但林知府就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仰仗著自己朝中有人,不將太保大人放在眼底啊。”

官員們是很會揣摩上意的,潘季馴稍稍露出對林延潮不滿後,下面官員都是抨擊。

但也有官員會想,潘季馴這一次受申時行推舉上台的,而林延潮又是申時行的門生。潘季馴會不會手下留情啊。

但大部分人則認為不可能,潘季馴現在新官上任,正要整治河工這爛攤子。現在林延潮犯事,正好給潘季馴拿來當典型,這是騎虎難下,一定要處置的。

潘季馴聽了開封府官員告狀後,也是沉思了一會,他沒有貿然說什麽。他雖是明朝第一技術型官員,但也不是不知為官之道。

只是對潘季馴而言,為官之道只是小道,而大道是事功。

所以潘季馴先向臧惟一問道:“臧撫台以為林知府如何?”

潘季馴是先問臧惟一,萬一林延潮出了什麽事,身為巡撫的臧惟一肯定是要背鍋的。

臧惟一道:“回太保,說來慚愧,當初疏通舊河,臧某是支持的。但修成之後如何,臧某也沒有過問。臧某想,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林知府此舉到底是否有利百姓,還是去親眼看一看的好。”

潘季馴點了點頭,為官極清,當時任河道總督時,在手中經手這麽多銀子,他卻都沒有從中貪一文錢,故而最恨別人貪墨。

而林延潮若貪還好說,但他若整日談事功,但在歸德任上卻搞得烏煙瘴氣,那麽他也是不相容的,自己新任漕運總督兼理河道,怎麽能看見這樣官員在自己治下為非作歹。

如此就算憑著申時行不高興,自己也要重重辦了林延潮不可。就算被人說自己忘恩負義,他的眼底也不能摻半點沙子。

想到這裏,潘季馴問道:“從朱仙鎮至歸德府多遠?”

臧惟一答道:“新河舊河疏通後,半日即可。”

潘季馴對左右道:“既然如此,揀日不如撞日,你們就陪著本督一並區歸德府看看舊河,傳令下去,不許地方先行通報,爾等都隨本督上船!”

單知府等人聞言是驚喜交加,潘季馴這麽說,就是打算突擊檢查了。

要知道一般大員下地方都會提前打個招呼,如果不打招呼,直接上門,那麽地方官沒有提前準備,很容易造成“事故”。

所以突擊檢查,只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故意找你麻煩。

這樣的事,也只有不怕得罪人的潘季馴幹的出來。

當然臧惟一所提議的視察,是光明正大的去,而潘季馴則是突然襲擊,二人意思不一樣。

所以潘季馴說完,臧惟一是吃了一驚,不過他想了想卻露出笑意,面上表示贊成。

而潘季馴的突然決定,令單知府暗爽,若是潘季馴和林延潮不和,那麽必然令申時行左右為難,如此李植,江東之他們事後不知該如何感激自己才是。

當時河南省左布政使龔大器也陪同在潘季馴左右,而公安三袁因素來敬佩潘季馴,這一次也有隨同而來。

龔大器對公安三袁道,潘季馴要帶著合省官員突擊視察歸德府時,公安三袁都是嚇了一跳。

他們也知此舉是找麻煩啊,當下袁中道道:“外公,我們是不是提前給學功先生通消息,讓他有早準備?”

龔大器聞言笑了笑道:“現在船已離岸,合省官員都在船上,臨時要知會也來不及了。不過你們有什麽有什麽好擔心?林三元才幹,你們還不知嗎?”

袁宏道憂慮地道:“學功先生的才幹我們是知道的,但是此事他沒有半分準備,萬一給查出什麽來,以漕督那眼底摻不了沙子的性格,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