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7章 證據(第3/3頁)

辜明已笑了笑,沒有動怒而是道:“林同知,你與付知府同僚之情,本官可以理解。列位大人在堂,自會還你一個公道。至於本官身為本省首府,對於各府有清帳之責。察閱貴府之魚鱗冊所載,並非越俎代庖,這一點請你明白了。”

見林延潮不答,馬玉不由點頭,還是辜明已厲害,幾句話就將林延潮問倒了。

辜明已得了上風,也沒有得勢不饒人,與眾人道:“這魚鱗冊,州縣裏有一份,京裏戶部有一份。但最後以京裏戶部的魚鱗冊為準,自萬歷九年後,戶部魚鱗冊是一年一修,這一點列位大人都明白。”

“一個月前,歸德府剛剛將今年魚鱗冊交至京師,而本官托人將此冊與戶部魚鱗冊比對過了,一般無二。”

聽了辜明已的話,眾官員都是低聲交頭接耳,這辜明已做事如此謹慎,恐怕這一次林延潮要糟。

林延潮仍紋絲不動,開口道:“原來是此事,下官好意提醒辜知府一句。此事並沒有違法亂紀之處,若是辜知府繼續往下查了。事情一起,怕無法收場,一發不可收拾!”

一旁河南知府當初受過林延潮,申時行恩惠,打圓場道:“這田冊之事,從古至今一筆糊塗賬,我看還是不要計較了,大家分屬同僚,還是一團和氣才是。”

辜明已哪裏將林延潮的警告放在心底道:“兩位大人,此言何意?若是正大光明之事,何懼正大光明查之?”

“列位大人,本官比對此魚鱗冊後,發現這四百三十七頃新登的民田,都在七人或五人名下。為何是七人,五人,因為本官懷疑這七人可能實為五人,甚至這五人也不過二人,甚至一人而已。”

“此乃托名之舉,譬如這有六十頃地的商吉光,江西吉水人士,嘉靖四十六年生人。本官派人去江西調取此人黃冊,卻發現這商吉光早有萬歷五年就病逝了。而這淤田是萬歷十一年所開,一個萬歷五年死掉的人,怎麽能買這萬歷十一年的田呢?”

辜明已此言一出,眾官員一片嘩然。

辜明已看了眾人臉色然後道:“這死而復生,不過是小道,還有詭寄,分灑……”

辜明已將魚鱗冊上的問題,一一指出,眾官員越聽越是心驚。這做帳的手段,簡直是駭人聽聞,不少都是十分巧妙,令人有大開眼界之感。

而辜明已確實並非無的放矢,人家是真的有真憑實據在手。

說到這裏,辜明已已是勝卷在握,他環視四周,然後又取了一疊狀紙在手,然後道:“這是歸德府戶房,以及幾個縣戶房司吏,以及經手書吏的供詞,一共十七份。其中還少了最關鍵一人,林同知幕僚丘明山的供詞,此人案發後,已逃往山東。”

“不過沒有關系,這幾人的供詞已是可以將此事說得明白,至於丘明山,本府已是在昨日向山東布政司發海捕文書,將此人逮捕歸案,不使逃了任何一漏網之魚。”

辜明已將狀紙給呈在在座官員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