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5章 甩鍋(第2/2頁)

這邊給人戴高帽,那邊卻打算下黑手。

不過丘明山心底卻一陣陣欣喜,這樣的東主,雖有時以民為重的想法迂腐了點,但大體與他三觀相合。

孫承宗也理解林延潮,君子之道,有經有權。

孫承宗在旁建議道:“東翁,既是賑災之事上查不出蘇府台的把柄,不如改從河工之事下手。”

丘明山變色道:“這不行,賑災之事若說是一點,那麽河工之事就是一片,這其中不知有多少官員牽扯其中,若真察下去可能會得罪了整個河南官場。監察禦史被殺,就懷疑與河工之事有關,這渾水咱們可不能趟。”

林延潮問道:“聽聞監察禦史就是在巡視本城時自殺。”

丘明山正色道:“不錯,就在北察院衙署。”

商丘城裏有北察院,南察院,以往都是巡按禦史來地方巡視時的衙署。

北察院是京師都察院禦史下榻之處,南察院就顧名思義了,但之後商丘不歸南京都察院監察,南察院就廢除了,現改為參將府。

林延潮道:“北察院禁衛森嚴,若是有人要謀害禦史,恐怕辦不到吧。”

正說話間,突然陳濟川稟告道:“老爺,方才開後門,發現一封密信。”

幾人聞言都是驚訝,林延潮取了密信一看。密信竟道的是這一次禦史被殺之事。

信中所言,原來這監察禦史呂毓昌巡視至歸德府,上河堤視察河工,覺得其中有貓膩。於是回府後調集賬冊查賬核對,發現賬冊中有嚴重貪冒。

於是呂毓昌見黃河百萬百姓無家可歸的慘狀後,十分憤怒,決定在給天子的奏章裏上奏此事。

但呂毓昌準備上奏之事,卻為家仆呂祥得知。於是呂祥擅自作主,替呂毓昌出面,找到其中之一的當事官員索賄。

當事官員決定給呂祥五千兩銀子,讓他交給呂毓昌請他按下此事,不上奏天子,並私下答允分給呂祥好處。

於是呂祥大喜向呂毓昌通報此事。

看來這裏,林延潮不由一嘆,當時官場規矩就是如此。一般的禦史都會拿了錢息事寧人的。

但是呂毓昌不肯,執意要將此事向天子稟告,並還要將這當事官員行賄之事一並奏上。

這件事不僅將當事官員惹惱了,還惹到了呂毓昌的家仆呂祥。呂毓昌如此不僅自己賺不到,呂祥也分不到錢。

然後一日夜裏,呂詳聯合兩名家仆,給呂毓昌喝了一碗毒茶後。呂祥再將呂毓昌勒死,偽作成上吊自殺之狀。

然後呂祥與另兩名家仆上報商丘知縣,說呂毓昌系自殺,但隨即知縣認同這一結果,河南各級衙門也認同呂毓昌自殺之結果。

寫信之人所言,自己親眼目睹此事,句句是真,呂祥必受官員主使,他收錢後,殺死其主。

寫信之人說自己怕官官相護,惹來殺身之禍,不敢輕言一句。眼下知林延潮當初在府外救下幾十名百姓,又不畏生死出城與響馬談判,知道林延潮是一個好官。

於是他將此事秘告給林延潮,希望林延潮能為呂毓昌伸冤,將此案大白於天下,還呂毓昌一個公道。

信中還說,自己不知到底是什麽官員主使呂祥殺得呂毓昌,但知道當初呂毓昌要彈劾的一共有六名官員。

主謀殺呂毓昌的必然是六名官員之一。

林延潮一看六名官員名字,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六名官員有河道衙門,有布政司,有按察司。

其中知府蘇嚴的名字赫然在列,而且官位還不是最高的。

林延潮看完信後,覺得真實度很高,因為細節很詳細,寫信之人說自己當時就在呂毓昌身邊,此事多半不會有錯。

林延潮讓孫承宗,丘明山退下,他不打算將信中內容告知二人。

現在對林延潮而言,可是燙手山芋,抱在手中。

若真要向天子秉直陳言此事,就是得罪了半個河南官場,這麽多一省大員,這幹系不是自己這五品官可以擔得起的。

現在林延潮左右為難,若是說,那麽自己恐怕當不了這幹系,連申時行都不保不住,何況這名單裏還有申時行當初要林延潮保下之人。

但若是不說,自己就有虧天子交待暗訪查案之職。

林延潮左思右想一陣,決定將此信交給正牌欽差都禦史丘橓。

人家是正二品大員,就算有什麽事,也有高個子頂著,而自己趕緊甩鍋才是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