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2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第2/2頁)

張四維不由掩卷嘆道:“群怨如沸,本輔真是引火燒身啊。”

董中書見張四維如此問道:“相爺,為今之計可有轉圜余地?”

“難,除非聖意有所改變,但你看現在,聖上是鼓勵這些言官抨擊朝事,彈劾朝臣。”

董中書聞言道:“聖上這是鑒於之前張文忠相權過大,故而欲引言台,以遏制閣權部之意。言官們窺得聖意,故而這才一發不可收拾,相爺為今之計只有重新鉗制言台,否則以後你哪還有說話的余地?”

張四維道:“難,若是本輔現在請陛下重新鉗制言台,就是自食其言。那些得勢的言官們必會掉過頭來攻訐本輔。這就是林宗海所言將太阿予人,將傷人傷己。但若言道再如此下去,恐怕將來本輔相位不保不說,還要被重罪。”

“相爺不必有此憂心,陛下不是下旨挽留了嗎?”

張四維搖頭道:“聖心難測,今日本輔於張文忠之事,盡力周旋,他日本輔若有此難,申吳縣肯替老夫這麽盡力嗎?”

董中書不愧是張四維頭號軍師,想了半天出了一策道:“相爺,言台失控之事,既是林宗海早有預料,何不如將此事問一問他?就算他沒辦法,也可借此投石問路,問一問申吳縣的意思?看看能否與申吳縣修好。”

張四維目光一亮道:“此倒是高策,你立即替本輔致書給林宗海,讓他今晚來本輔府邸一趟。”

當張四維書信送至林府時,林府下人不敢怠慢,馬上送到正在申時行府上的林延潮手中。

這一個多月來,申時行一直在“稱病”之中。

針對張居正,馮保一黨的清算,他沒有過問。其實大家都知道他的為難,申時行若在內閣,面對對馮保,張居正余黨的清算,他是辦還是不辦呢?

一面是張居正的舊恩,一面是皇帝的意思。

所以申時行還是在家歇著好。一面歇著,一面申時行還向天子上書說,自己稱病沒有在內閣理事,實在是不好意思,懇請辭俸。

天子表示,工資你還是照領,先生你安心在家養病就好。

天子是要保申時行,但百官卻揣測不透天子的意思。這幾日來,申時行門庭冷寂,平日絡繹不絕上門來拜會的官員,盡是不見。

唯獨林延潮卻出入如常。

林延潮看了信後,不由笑了笑,遞給申時行道:“張蒲州已有悔意。”

申時行看後搖了搖頭道:“難矣,若是當初張蒲州聽了你的話,此事尚有可為。但眼下言道已握權柄,怎麽可能又將此大權,雙手再奉還回去?”

“是啊,自古以來,大權皆易放難收。”林延潮道。

頓了頓林延潮問道:“恩師可有什麽高見?”

申時行道:“眼下要扭轉乾坤,唯有在於聖意。只要陛下一句話,還是可以收鉗制言台之效,但眼下陛下仍欲繼續清算楚黨,怎麽肯讓言台這時候停下來。”

“再說就算收權,這句話又由誰來說?張四維是不行,說了就是食言而肥。老夫也不行,身處嫌疑之地,若是進言,陛下會以為老夫替楚黨說話。”

林延潮道:“終究說來,是張蒲州不如徐華亭啊。”

申時行搖頭道:“非張蒲州不如徐華亭,而是今上不如世宗皇帝。”

申時行此言一語中的,林延潮也是默然許久。

然後林延潮道:“恩師,學生想替張四維,恩師說這句話。”

申時行嘆道:“老夫早料到,你要這麽做。”

林延潮道:“是的,事實上學生想,張四維派人來請學生,實也是想請教恩師,其中也是存著與恩師你修好的意思。”

申時行點點頭笑著:“這不愧是老夫高徒,看事透徹,那你就將老夫的意告訴張四維。”

議定後,申時行將林延潮送出門去道:“沒料到老夫如何不願,此事最後還是要你來辦,其中後果你想明白了。”

林延潮道:“學生此心已決,雖九死猶未悔。”

申時行點點頭道:“若老夫將來有東山再起之日,必不忘宗海你今日之恩。”

林延潮道:“恩師與我情同父子,弟子願效此勞。”

林延潮當晚去了張四維府上。

張四維屈尊來到二門來迎接林延潮,一見面即拉著林延潮的手,追悔莫及地道:“悔不聽宗海之言,否則老夫焉有今日啊。”

聽張四維此言,林延潮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