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1章 黨爭(第2/2頁)

天子的詔書經邸報刊出後,滿京上下無論官員,百姓都是不敢置信。

他們不相信秉國十年的張居正,就這樣走了。

張居正十年之治給大明留下的是,國庫盈余千萬余,九邊宴然。

清丈田畝後,查出被權貴隱匿田畝兩百六十萬頃。將國家的在額田畝從五百一十八頃,增加至七百八十六萬!

後世崇禎談起張居正說,得庸相百,不如得救時之相一。

張居正雖走,但他主持的新政,仍在繼續之中,有誰能接替張居正來繼續新政之事?新政何去何從?這麽大一個攤子誰來收拾?

眾人都是揣測。

坊間謠言四起,說張居正臨行前,向天子推薦前嘉靖,隆慶兩朝擔任過首輔徐階,李春芳,讓他們來起復,重新執政。

不過明眼人一聽就知道是假消息,徐階,李春芳雖是名高望重,論及資歷張居正都尚在二人之下。只是這兩位首輔都一把年紀了,別說擔任首輔,眼下恐怕連路都走不動了,何談接任之說。

後來才知是張居正臨行前向天子上奏,說有一日世宗皇帝見疑於先帝穆宗,徐階以明成祖之於仁宗的故事釋疑,當時此事唯獨張居正一人得知。所以張居正請天子賜年已八十的徐階優禮,以昭太平盛世。天子答允賜徐階璽書、金幣。

之後朝廷下詔讓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潘晟,以原官兼武英殿大學士。

吏部左侍郎余有丁,以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二人具入閣辦事之時。

天子果真沒有讓其他大臣起復的意思,而是讓張四維繼任首輔。

張四維在閣八年,但在張居正羽翼下,幾乎沒有任何存在感。若不是他身為次輔,官居內閣大學士,當朝官員可能都會忘了有這樣一個人。

故而張四維當首輔,眾官員皆感他與張居正比較起來威信不足。

這不,朝廷馬上增補潘晟,余有丁入閣,這不是對張四維的不信嗎?

而且文淵閣裏傳來消息,張四維入閣後,雖執台印,但在首輔最關鍵的票擬之權上。張四維一人說了不算,要與次輔申時行,三輔潘晟二人共同商議後,才能起草票擬。

為何不提余有丁,因為余有丁在接到朝廷讓他入閣辦事的旨意後,立即上表辭命,表示自己資歷淺薄,不願入閣。

余有丁是林延潮的小座師,他給林延潮感覺就是一個厚道人。余有丁知道自己這一次入閣,純粹是運氣。張居正,馮保真正的用意是要保潘晟入閣,但又怕只推薦一個人不好看,故而拿他來湊人數。

從官銜上就可以看出,潘晟入閣是以禮部尚書掛二品銜,而余有丁則是吏部左侍郎,三品銜。

至於張四維,申時行二人早已是二品尚書銜,如此在內閣裏還不是三個大佬,一個小弟的局面,根本沒有余有丁說話的份。

湊人數也就算了,但入閣後余有丁少不了就會夾在馮保,張四維中間兩相為難,這讓本分做事,不願介入黨爭的余有丁顧慮重重。

所以他寧可上書辭掉大學士,這絕對是真心,不是裝出來的。

可惜小皇帝不明白余有丁的心思,以為人家只是謙讓一番,於是下旨駁回余有丁所請。最後余有丁只能無奈的入閣。

余有丁入閣辦事第一日。

放衙後,林延潮攜厚禮至私宅來賀余有丁。

余府管家一見林延潮,即滿臉堆笑道:“狀元公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有失遠迎。”

余府管家知林延潮不僅是余有丁得意弟子,而今還是天子近臣,皇帝眼前的紅人,當然也有幾分討好之意。

“余兄眼下是宰相家宰,哪敢勞你遠迎。”

余府管家聽了這話渾身上下都是舒服,笑著道:“老爺本是要歸府了,但臨行時閣內突有要事要議,沒辦法,你也知道老爺第一日入閣事肯定是少不了的。”

余有丁雖不願入閣,但他家裏人卻因他入閣,而享受著這等水漲船高的喜悅。余管家說起話來,也是滿臉得意。

“老爺知你們幾位門生,今日必是到府來鬧一鬧,就吩咐讓你們先寬坐,他回府後再與你們敘話。”

林延潮笑著道:“哦,幾位年兄他們也來了嗎?”

“就在客廳裏坐著閑聊,讓小人給你帶路。”

“有勞了。”

余管家與林延潮方來到客廳外,就聽得裏面談笑風生。

林延潮不由笑了笑,推了門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