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4章 再諫張居正(第2/3頁)

張居正察言觀色見林延潮此情非偽,有些意外笑道:“勞你掛心,老夫十年宰輔,早已心力交瘁。只是病成如此,為何太後,陛下不允了奏章,讓不谷早日卸職。”

林延潮道:“下官這一次來,太後交代下官,轉告中堂,中堂是先皇臨終前以國運托付之大臣,堪為本朝周公,怎忍離太後而去,太後知先生鞠躬盡瘁,故而勞形,可先在府上調養,養好精神,省卻思慮,他日自然康復,如此可慰太後牽掛之意。”

林延潮這番話說得懇切,但張居正何等人,一聽即聽出林延潮只說太後挽留,不提天子態度,就知其中有蹊蹺。

張居正喝了口茶,潤了潤火焦似的嘴唇,然後道:“自古天意高難問,宗海能為陛下心腹,必是揣摩至聖心一二,陛下於此事如何看得?”

林延潮答道:“陛下對元輔自是看重,其意與太後無二。”

張居正撫須道:“宗海,你我並非初次相交,有什麽話不妨直言。”

林延潮沉默不語。

張居正問道:“天子是否有讓老夫歸田之心?”

林延潮方欲開口,張居正擺了擺手道:“老夫一生榮辱已是不計,唯有新政之事牽掛不下。若是陛下能允堅持新政之事,任用這般跟隨老夫多年的主張新政的大臣,老夫即可放心。”

林延潮心想,自己哪裏有資格替天子答允此事?就算小皇帝也未必會肯,眼下新政壓力那麽大,多少權貴都等著張居正死的那一天,就推翻此案。就算小皇帝現在答允下來,也難保將來不迫於壓力被推翻。

張居正見林延潮憂疑,笑著道:“宗海拿不定主意,就回朝與陛下商議,再來與老夫分說。”

說完張居正一副送客的模樣。

林延潮心想,若是自己這樣被張居正趕出門去,那麽就鬧大笑話了,自己可是在皇帝面前將牛皮吹上天的。

林延潮連忙道:“中堂三思。”

張居正沉下臉來道:“怎麽宗海不答允了?那麽是想老夫人走政息?還是根本上就是反對新政。”

林延潮拱手道:“下官不敢,下官在中堂面前,怎敢妄議國家大事,只是新政之事,可行不可行,非下官能過問,也非聖上獨斷,而在於將來之閣部與部堂大人。”

張居正不容拒絕地道:“宗海別拿這話搪塞,別人不需管,老夫只問陛下。”

林延潮想了想,決定不能一味防守,於是問道:“敢問中堂,新政之事為善還是為惡?”

張居正答道:“於巨室而言為惡,然於天下百姓而言為善。”

孟子有言,為政不難,不罪巨室。

林延潮想到這裏道:“然也,新政之事,本無善無惡,但落在每個人身上,自有了善惡,如朝廷政令為百姓,則於巨室為惡,為了巨室,則於百姓為惡。”

張居正道:“宗海,你若是要以知足不辱,功成身退的話來勸老夫就算了。老夫既當這宰相,就不怕得罪巨室。”

林延潮搖了搖頭道:“中堂錯了,中堂不顧自身,而為天下百姓計,但吾也是從天下百姓記,中堂還記得王陽明除草麽?”

張居正奉心學為宗,對於傳習錄早就讀了無數遍,至於這段王陽明與薛侃的對話,早就耳熟能詳。

薛侃為了除去家裏花圃裏的雜草,不由向王陽明抱怨,為何天地間善易培,惡難去。

王陽明道,天地間事物何嘗有善惡之分,只是你作花圃欲賞花時,故草為惡,當你欲作草坪時,花即為惡了。這是由你私心而起,草與花何嘗有對錯之分。

這只是尋常道理,而之後的對話才是至言。

薛侃問道,那這麽說,無善無惡,與佛家有什麽區別?

王陽明道,佛家是講既無善無惡,什麽都不要做,不要治理天下,要反問內心。但我們儒家聖人講不要有善惡之心,認為己善為善,認為己惡為惡,而去治理天下。

事功不事功,作為與不作為就是佛家與儒家的區別。

林延潮拿這番話諫張居正言下之意,張居正不怕得罪巨室,權宦,為了老百姓匡扶天下,這一番勇氣是儒者所為,值得我們敬佩。

但此舉好比視如花如百姓,巨室如草,你張居正不站在官宦,而站在老百姓的立場上,固難能可貴。

但視百姓為善,巨室為惡。這好比站在巨室立場上,認為老百姓是妨礙,這二者同樣是不對的。

張居正嗤笑道:“宗海你什麽時候,不談事功之學,改與老夫談心學了?汝難道不知當今之天下雜草叢生,已害花之不殖,若不除草,花無以為生,如之奈何?”

林延潮答道:“那自是要除草。”

張居正笑著道:“那還不是以百姓為善,以巨室為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