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7章 五篇策問(第2/2頁)

林延潮又補充道,雖申商之術,儒者弗道,然時勢所值,激於不得不然……諸葛武侯承劉璋之後,王荊公當北宋之衰,皆所謂處積弱積弛之余,非用申商之術莫能治也。

意為諸葛亮當初治理蜀國時,王安石治北宋時,國家真處於十分危及的時候,傳統儒家已是沒辦法搞定了,只有用申商之術,用變法的手段來振作國家。

這算是用八股文的框架,用這幾句來承題,為第一句破題闡發。

接著林延潮又對諸葛亮和王安石二人變法,作了闡述,諸葛亮開誠心,布公道,以誠心變法,上下服從,故而推行順利。

而王安石變法,托名周禮,言行先王之政,但實際上用的卻是申商之術,可朝堂上下如司馬光,蘇軾等君子哪個不知,故而以為王安石狡詐,群起攻之。

王安石之敗,在於名不正言不順。雖有良法美意,亦足以為害。

林延潮這一篇文章寫完,不由一笑,王安石變法之失,非一句兩句可以說清楚了。林延潮寫這篇文章,也並非論述什麽,而是恰恰好點中出題者的心思罷了。

這樣的題目,恐怕非申時行出的,應是另有其人吧!

不論怎麽說,五篇策問已是寫完,林延潮校對一遍後,即是謄正交卷。

當下會試三場盡數考完,只等放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