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9章 日課(第2/2頁)

但自己這水平在一府裏還行,比起《尚書古文疏證》的作者閻若璩還差了遠了。

要寫尚書古文疏證,除了要了解先秦古文,傳注,還有訓詁的一套功夫。

說起來回字的N種寫法放在今天看來是蠻好笑的,但在訓詁裏卻是切切實實的一門功夫。

訓詁裏的形訓,就是揣摩字體,來把握這個詞的古意。

漢朝不少大儒,畢生都在研究這些,為得是精準還原,先賢經義裏每個詞每個字的意思。而異體字,也是古人對一個字不同寫法,常常一個字在一本典籍裏就成一個樣子。

所以到了清朝樸學“回字的N種寫法”也變成一門學問。到了今天大家所用的簡體字,其實後人新造字的數量很少,大部分還是選用古人造的異體字裏,筆劃最少的作為今日的簡體字。

不過畢竟作學問這事,與舉業還是有分開的,如通曉典籍,對林延潮寫時文還是有好處的,但如訓詁這套功夫,科舉上就不考,但林延潮為了寫書就不得學。

故而也難區分,寫書對於林延潮舉業上,幫助到底有多大,但是若是科舉不第,那麽靠著這本《尚書古文疏證》,說不準也能成為林延潮的終南捷徑。

如此算是給自己買一個保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