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3章 先生的背景(第2/2頁)

林誠義收了這麽多人情,也決定設宴答謝諸位鄉親。

於是宗祠裏擺下鄉宴,搭起棚子,壘起灶台,鄉裏請了十裏八鄉最有名的廚師。

這一趟鄉宴,就遠不如胡提學來時講究了,但鄉下人講究的就是五大三粗,宴席精細不精細次要的,主要是碗要大量要多,一定要吃飽了。按閩地饗宴的規矩,吃完一定還要有剩的,鄉人才打包回家,這叫打酒包。

酒包分給家裏人再吃一頓,將歡喜帶給家裏的小孩,這好顯得主人家待客之道,若是菜沒有剩下,別人就會說主人家小氣。

林延潮一幫弟子也是請了上桌。

白灼大蝦,清蒸螃蟹,老酒燉蟶,一道道菜擺上桌。

饗宴就是流水席,吃一道上一道,一桌學童們本也顧不得同窗情誼,但見主席上林誠義一眼掃了過來,只好收斂起來。

不過學童們還是沒那麽多講究,過一會就放蕩行跡了,侯忠書直接掰開大蟹腳就啃了起來,林延潮則是不緊不慢地拿了一碟姜絲醋,撥了蝦皮,挑去蝦線,蘸醋慢慢吃了。

這是原生態無汙染的上好河蝦啊,吃在嘴裏不腥,反而十分清甜。而竹子色的大蟶,經老酒一燉後,更是鮮味十足。學童們都是放開了手腳。

林誠義看了一眼,也不好再說什麽。

主席上張享笑著對林誠義道:“先生中了秀才後,若是再與老母住在社學中,既是不方便,也是不體面。我自己做主在村東頭,已是為先生收拾了一個兩進的居處,還找了一個雜役伺候先生母子二人。先生在裏面既可安心讀書準備兩年後的鄉試,也可以偶爾到社學來指點一下學童們你看如何。”

林延潮聽了點頭,心想這真是太好了,有林誠義這院試第一指點自己,作自己的業師,自己縣試,府試的把握就更大了。

林誠義聽了卻是起身道:“多謝張少爺好意,族裏人已是有了安排,我與老母,準備不日搬回老家居住。”

眾人聽了都是露出失望之色。

張享幹笑兩聲問道:“不想先生還有這個安排,與先生同處這麽久了,卻不知先生原籍所在,敢問老家哪裏?”

“原籍是在崇善東鄉開化裏的濂浦村。”

“崇善東鄉,那不是在城門裏嗎,怎麽了?”一人自顧說道,卻見到一旁人吃驚的神色。

聽到林誠義這麽說,台上識得關竅的人,都是放下筷子。

在一旁林延潮也是擱下筷子,他雖不知道情況,但看得出旁人的神色,而侯忠書還是一無所知的,拿著半邊螃蟹在手裏啃著。

張享滿臉驚訝地問道:“是濂浦,這麽說先生也是濂浦林氏的子弟了?”

見鄉人露出如此神色,林誠義連忙道:“諸位不要誤會,在下不過東林的旁支,族中如我這般子弟有千余之多,本來也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這一番取了秀才,族裏宗老聞之後,撥了二十畝族田給我,讓我回老宅居住,還給我說了一門親事,故而愧對總甲的好意了。”

“無妨!無妨!”

張總甲和張家長者一並搖首。那長者道:“不知先生出自濂浦林氏,實是讓我慚愧,我們洪塘鄉有幸,竟請得宦門子弟來此教書。”

“慚愧,慚愧。”

侯忠書在一旁聽了,向林延潮問道:“濂浦林氏是什麽來頭,怎麽張豪遠他爹他們這麽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