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6章 離家求學(第2/3頁)

林淺淺搖搖頭道:“潮哥你只管讀書,錢的事,你別發愁。”

第二天,林延潮整理包裹,將文房四寶收拾好。林淺淺這時已是端了一碗線面湯進來,上面赫然還有兩個大鴨蛋。

“來,來,吃了太平面和太平蛋。”

面是線面,又細又長,本地人就算家裏再窮,但線面一定要有,家人出行,客人來家裏做客,都要煮一碗太平面給他們吃。

至於面上的鴨蛋,稱為太平蛋,只能用鴨蛋,雞蛋都不行。在保留古代漢語的閩話裏,將蛋叫做卵。鴨蛋就叫鴨卵,諧音壓亂,壓亂也就是天下太平。鴨卵又和壓浪諧音,船上人家出海打漁也吃太平蛋。

這蛋和面裏面都是林淺淺對自己的心意。

林延潮心底頭波動,面上卻是平靜。他吹開面湯上的蔥花,用筷子將面挑起,將線面吸進嘴裏。

林淺淺看著林延潮吃面,拿出一包錢對林延潮道:“這裏有兩百文錢,一百文是端午節的節儀,你和先生說束脩,等咱們過了中秋一定還給他。還有一百文你自個留著用,買點吃的用的,以便不時之需,但不要大手大腳亂花哦。”

林淺淺認認真真地叮囑著,手裏將這包錢抓得緊緊的,一副生怕林延潮亂花錢的樣子。林延潮知道這裏面的錢,都是林淺淺從雞鳴到天黑編草席,一文一文的換來的。

“淺淺,我用不了這麽多。你留一點在自己身上,別苦了自己。”

林延潮這麽說,林淺淺眉頭就皺起來了。她氣鼓鼓地道:“潮哥,你以後再這麽說,我就不理你了。我辛苦攢錢,還不是為了你能出人頭地,我可不想我將來的相公是個沒出息的人。”

“你若是不中秀才,你就別想進我家這個門,哼!”

“好,好。我答應你。”

“不行,你不可以敷衍我。”

“好,我不敷衍。”

見林延潮再三保證,林淺淺臉上才露出笑靨。

這時林延潮擡起頭,滿是嚴肅地道:“不過我答應你這件事,你也要答應我一件事。”

“什麽事?”林淺淺眨著眼睛問道。

林延潮擡起碗來,將碗裏的面還剩一半和一顆鴨蛋都擱進林淺淺的碗裏道:“答應我都吃完了。”

林淺淺看著碗裏的面和蛋愣住了。

“吃啊,愣著做什麽?”

林淺淺溫柔地笑了笑,不好意思的拿起筷子夾起鴨蛋,張開櫻桃般的小嘴,淺淺地咬了一口。林淺淺擡起頭看見林延潮盯著他,當下又羞又怒地放下筷子,伸手猛捶林延潮。

“快走,快走,不要耽誤了時辰。”林淺淺將林延潮趕出家門。

林延潮背上自己的書箱和行李,大步走出門外。

此刻天才放明,公雞又重新叫了一遍,撲著翅膀回窩。

林淺淺追出門來道:“潮哥,行李裏還有兩張餅,餓了就吃!”

“我在家裏等著你回來!”

林延潮走到村口,回頭望去林淺淺依舊立在後面,望著自己,待看見自己回過頭來,臉上甜甜一笑,然後用力向自己揮手。

林延潮揮了揮手對林淺淺道:“淺淺,你放心,我一定出人頭地!”

說完林延潮轉過身去,大步走去,洪山村漸漸落在他的身後。社學在東岐嶺山下的張厝,而林延潮所在的洪山村則在西峰山麓。

東岐嶺與西峰都屬於洪山,洪山村,張厝都屬於侯官縣洪塘鄉,不過洪山村屬於永安裏,張厝則屬於清化裏,一個洪塘鄉,七個村子,兩個社學,算得上密度相當高了。

洪山村的社學屬於官民合辦,塾師是由老生員擔當,教學質量當然最好,百姓們多願意去這裏讀。林延潮堂兄林延壽能入本村社學,可是費了不少束脩,還是托了爺爺和外公的面子。

至於張厝的社學,自然就差了一些,縣裏基本處於放養狀態,自己的塾師也只是童生,而非生員。

林延潮在山間小路行走,江面上還是渾黃一片。以往洪山不過閩水水中巖島,後由閩水泥沙淤積逐漸擴大,與高蓋山、蝦蟆山、煙台山等連成一片,成為今日江中大嶼。

閩上遊四州之水,匯於洪山,之後遇嶼而分流,左入烏龍江,右入為洪江。這一道水域也十分危險,乃是江流回幹之沖,常有隧風,漁船經過一不小心,就是摧帆折柂。

一旁的閩水濤濤,腳下是登山小徑,從西峰至東岐嶺,還要走好幾裏山路。

乘著日頭尚未大曬,林延潮登上東岐嶺,以竹杖撐路,擡起頭是一番古刹棲雲,紫翠重山的景色。洪山有一名勝,名為妙峰寺,建於宋天聖年間,成化年間重修,境極幽曠,居境內九庵十一寺之首。

妙峰寺更有名是,寺旁有一燕山祖殿,也是宋代時而建,從宋時起洪塘鄉的讀書人夏天多在此讀書,以避酷暑,一共出了百余名進士舉人。當年林延潮的父親,也曾在此苦讀,後中了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