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巨銃(第2/2頁)

這件事還未議定,朝廷準商賈采買棉布販往大東洋的命令便已下達,只是時間上北洋三期運販的貨物都已在北洋開始裝船,單獨棉布難以達到陳沐需求的貨物量。

朝廷開出了一道權宜之計——抽調實物折色中的棉布三百余萬匹,跟隨北洋三期運往東洋,同時打算懲辦姥爺的萬歷皇帝向東洋軍府下了一道詔令。

皇帝是一點兒不貪,說這些各色棉布是‘調用代賣’,市價一匹三錢銀,合白銀九十萬兩,東洋軍府代賣時間為兩年,兩年後將白銀交回戶部,要交一百八十萬兩。

除此之外,按交付銀兩年利一成,再加三十六萬兩輸入內庫。

浩浩蕩蕩的運布隊伍便從各地發往天津,同時還另征調福船百余艘,這才能讓北洋三期如期離港。

短短兩年時間,大明沿海的商船貨船已呈現出過剩姿態,百姓與沿海船廠沒完沒了地造船,而新大陸航線上需要用的船則接近飽和,更多的船艦大多被賣到南洋。

朝廷直屬的造船廠已經停止打造新的商船了。

他們在琢磨更大的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