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軍器(第2/2頁)

“下屬煉鐵司、灌鋼司、火藥司、鳥銃司、刀兵司、甲胄司、鑄炮司、檢校司,各司其職。”

關尊班對陳沐介紹道:“出產軍器要經三司監督,煉鐵司自查、用鐵司自查、檢校司自查,如造一杆銃,鋼錠入鳥銃司時,一旦鳥銃司接收,再有問題就是鳥銃司的問題。”

“一塊鐵入灌鋼司,銘刻煉鐵司查員的名字,練成鋼入鳥銃司,銘刻灌鋼司查員的名字,制成鳥銃入檢校司,銘刻鳥銃司查員的名字,待到出廠,銃管有鳥銃司某科某、檢校司某科某及出廠年月日及編號銘刻。”

說到這,關尊班非常驕傲道:“凡炸膛、損毀,皆可追究其人,加以懲處!”

“每司均設革弊科,專事各司技術改良,帥爺也說過,這非一日之功,但只要做就總會有成果。”

陳沐頷首點頭,穿過旗軍嚴防死守的炮台射台與圍墻,進入軍器局,儼然是軍事重鎮,石墻之後別有洞天。

轟鳴的蒸汽機震耳欲聾,煉鐵司與灌鋼司的墻壁上有兩傳送帶相連,一台蒸汽機專門為這個傳送帶提供動力,源源不斷的小塊鐵錠由這個輸送過來,落入分裝生鐵與熟鐵的堆箱中,由灌鋼司進行制灌鋼,蒸汽鍛錘將分布不均的固液鐵鋼混合物鍛打成鋼,再輸送鳥銃司與甲胄司。

煉鐵司的另一邊,則正對鑄炮司,鑄炮用鐵被送入那裏,接著造出各式規格的火炮。

“如今銃炮產量如何?”

“上個月軍器局清查鳥銃,造燧發銃二千一百七十、重銃七百,五斤以上火炮二十九門。因為上個月用的是新造炮模,所以產炮少,這個月會多一些,但鳥銃目下就是如此了,每日九十余杆。”

衛港,一艘來自濠鏡的小船登上兩名香山旗軍,一路小跑地入衛所,對指揮使黃德祥耳語幾句,令這個在陳來海戰裏中彈的指揮使面色大變,對陳沐拱手道:“陳帥,又抓了一個在濠鏡販我閩廣百姓的夷商,卑職去濠鏡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