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暗流湧動!(第2/2頁)

可就在這時,身後一聲脆響,原本撐著燕窩粥的小碗已經被崇禎皇帝摔得粉碎,“他這是要幹什麽?他眼中可還曾朕這個皇帝!畜生,朕要誅了他的九族!”

王承恩大駭,小心翼翼的問道:“皇上,這,這是發生了何事?”

崇禎皇帝憤怒的將兩張奏章丟到一邊,“大伴,你自己看吧!如此跋扈之人,朕費勁錢糧,養他有何用?”

王承恩趕忙拿起奏章,快速的瀏覽了一遍。

其中一份是西北五省總督洪承疇發來,大意是希望皇上督促盤踞中原的左良玉迅速出兵,以促成對流民軍大部的合圍,將中原匪患一次了解個幹凈!

而另一份是兵部尚書熊文燦以八百裏加急發來,滿篇盡是彈劾左良玉囂張跋扈,不聽朝廷調遣,以至於李闖西逃,大部流民軍重新湧入豫南腹地,嚴重威脅到南陽城的安全。

熊文燦倒是也真不客氣,所有的罪名,都硬生生的安到了左良玉的身上。

王承恩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對於左良玉的跋扈他早有耳聞,以往,大家在面子上至少還能過得去,像這般明目張膽,不給熊文燦面子,他也著實沒有想到,冷靜了片刻,王承恩小心試探道:“皇上,是不是,這其中有什麽咱們不知的東西,或許,左良玉他也不是刻意而為呢?”

“哼!朕真是瞎了眼!”崇禎皇帝冷哼一聲,只有在王承恩面前,他才會暴露出自己的真性情,不過,只片刻,崇禎皇帝自己也冷靜了下來,他指著兩份奏章,對王承恩道:“大伴,依你看,這兩人,誰真誰假?”

王承恩一愣,心思卻是飛速旋轉起來,他是司禮監秉筆大太監,位高權重,對這些事情倒是不陌生。只是,出於一種本能的考慮,他對熊文燦的招撫策略也並不看好,崇禎七年、八年,兩次流民軍都是利用假投降,騙過了官軍勢在必得的圍剿!

“皇上,依老奴看,或許是熊大人太過心急了也說不定啊!中原本就是四戰之地,這幾年下來,左良玉其實也出力不少!若是咱們萬一心急,冤枉了用功之臣,那左良玉要是起兵造反,這事情可就……”

王承恩話雖沒有說完,但意思卻明顯偏向了左良玉這邊。

崇禎皇帝身子一怔,顯然,王承恩的話觸動了他心中最大的忌諱!

左良玉擁兵十萬,若是真的連他也起兵造反,那自己本就飄搖的江山還能繼續坐下去麽?

只是,由於楊嗣昌的吹捧,卻又使得崇禎皇帝對熊文燦有一種莫名的信任,若是真的如熊文燦所言,招降成功,那將這些流賊調到遼東,以毒攻毒,那,自己中興大明,這已不是指日可待啊?

沉吟半晌,崇禎皇帝還是難以決斷,心中搖擺不定!

王承恩在一旁不由大為焦急,眼前之人雖是貴為皇帝,但他卻是自幼看著他長大,對他的性子最為了解不過,忍不住提醒道:“皇上,若是想兩全其美,也不是不可!只是……”

“大伴,你可有良策?”

王晨恩話未說完,崇禎皇帝眼睛卻是一亮,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緊緊的抓住了王承恩的手。

王承恩不由苦笑,只得耐心解釋道:“皇上,咱們可先嚴令左良玉出兵,保住南陽城,同那些流賊打上幾仗!若是能將他們打疼了,還愁著招降不成麽?”

“妙,妙啊!大伴真乃朕之子房啊!”崇禎皇帝哈哈大笑,拿起朱砂紅筆,急切的在奏章上批復起來。

只有王承恩在一旁不由輕輕的搖頭苦笑。

……

時近傍晚,天空中飄起了一層沉沉的霧氣,能見度很低,伸手不見五指。

南陽城外,一支軍隊照亮了火把,緩緩而行,正是押運著糧草物資的劉如意本部。

雖說金聲桓又接連派出了幾波信使催促,但穩妥起見,劉如意並沒有著急出兵,而是原地休整了幾天,挑著今日這霧霾天氣,悄無聲息的靠近了南陽城北門。

對於即將爆發的戰爭,劉如意心中也有些拿不定,左良玉已經有八成是放棄了南陽城,那僅僅依靠自己和金聲桓這萬余兵力,如何抵禦住這些近十萬如狼似虎的流民軍呢?

“城下可是劉千總?某便是金聲桓!”城墻上金聲桓早已經等的不耐煩了,高聲大喝道。

“某正是!金大人,請開城門!”劉如意也無暇多思,大聲回應道。

片刻,“吱嘎”一聲悶響,高約十米的城門打開,劉如意一行千余號人緩緩駛進了這座前年古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