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十六軍團歸遼東(三)(第2/3頁)

隨著時間的推移,趙宗武這心中卻顯得是愈發躁動,因為他總覺得遠在奴兒幹都司的代善,一定會搞一出大的動蕩出來。

範天雄點點頭道:“是國公爺!”

“可是國公爺。”在旁的祖大壽此刻卻顯得有些躊躇:“這一次英國公傳來病危之信,想要跟國公爺您當面談談,若是我們不趕赴京城一次,恐……”

聽到祖大壽所講的話後,趙宗武這如炬的虎目,此刻變得有些微眯,在他的心中也浮現出與張維賢他們相處的種種。

可以這樣說。

如果沒有張維賢他們的存在,那麽就不會有今日他趙宗武的成就。

很多時候看似是他趙宗武擁有穿越眾的超前優勢,使得他才能夠在這樣混亂的局勢中穩定布局,最終使得他能夠霸占著遼東地區,霸占著西北地區,霸占著九邊重鎮,但是如果說沒有張維賢、朱純臣、徐希他們在京城大幅度攬權,就絕對不會有今日強勢的趙宗武!

有了張維賢他們在京城吸引火力,才使得他趙宗武能夠做到今日這般成就。

“不見了,還是不見了好。”沉思許久的趙宗武,在輕嘆一聲後,微微搖頭道:“本公知道張維賢的心中,此刻有很多話想要問本公,所以說他才會以這樣一種方式,來向本公做最終的宣言。

可是對本公來說,一切都沒有意義,他張維賢說到底是大明的四大輔政國公之一,如果說在這樣一種敏感的階段見面,那麽就會引起許多不必要的動蕩,以當前的大明局勢來說,他經受不起更大的動蕩了。”

在前段時間,張維賢的身體還是好好地,但比之歷史而言,他張維賢終究是多活了五年之久,多享受五年的滔天權勢,對於這樣一位老者來說,已經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流寇在大明東南地區肆意妄為,建奴在遼東邊疆馳騁,而大明其他的地方,也傳來各種不好的消息,就算是張維賢、朱純臣、徐希他們再只知道攬權、斂財,可他們內心深處的壓力必然也是眾多的。

而且當前的大明是四國公輔政,這也使得明廷內部演變成為了多黨黨爭,可是在這中間還是有那麽一群忠心耿耿的明臣,在他們迂腐的思想中,既然當今天子已經漸漸長大,那麽以張維賢為首的輔政國公,就必須要將朝廷的權力還給天子,也因為這樣的事情,使得張維賢他們不斷地進行著扯皮。

再者說有強勢的趙宗武在外面時刻威逼著,這也使得張維賢他們內心的壓力再度提升。

對於年輕的朱純臣、徐希來說,這根本就不算什麽事情,但是對於已經年邁的張維賢來說,這就是非常致命的打擊了。

現在的張維賢已經病入膏肓。

而到了這樣一個階段,張維賢的內心深處,反而放下來昔日無法放下的權勢,相反,使得他的內心非常想與趙宗武進行交談。

因為在張維賢的心中存在著太多太多的疑惑了,以至於他恨不能將趙宗武的心刨出來一探究竟。

祖大壽點頭道:“既然這樣的話,末將即可給英國公府回信,就言明國公爺當前為了早日解決建奴心腹之患,根本就抽調不出時間回到京城,對於英國公府傳承一事,國公爺是絕對的支持!”

因為張維賢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但是對於英國公府這個勢力來說,並不會因為張維賢的死亡而消失,相反在英國公府的背後,還存在著龐大的勢力,為了讓這個聯合起來的勢力再度興盛起來,對於新任英國公的人選其實就已經開始了。

而在這樣一種前提下,張之極,就成為了英國公府的世子,他也將會在張維賢去世後,正如襲封英國公爵位。

征戰建奴需要管控的事情有很多,所以早在奔赴遼東的過程中,趙宗武就將麾下可能會發生的事情,提前劃分給了不同的人去管控,而有關京城的事宜,就這樣全權交給了祖大壽去負責。

所以說這也是為什麽祖大壽會這般重視的原因所在。

到了趙宗武這樣的位置,很多時候都不能單單依靠著內心的沖動欲去做事,如果真是靠沖動去做什麽事情,那麽不管他締造的這支勢力有多強大,那麽都會以最快的速度將其給毀滅掉。

“隨著張維賢的病重,接下來京城長久出現的平衡,將會被徹底的打破!”在聽完祖大壽的講述後,趙宗武點點頭道:“對於英國公繼續把控朝廷解釋權,恐成國公朱純臣、平國公徐希這心中都會有很多想法,但是根據本公對於二人的了解,恐最終取得勝利的必然是成國公朱純臣,那麽在這段時間裏,京城必然會出現大的動蕩!

失敗的徐希心中必然惱火,那麽他必然會跟喪失此項權力的英國公一脈取得聯盟,屆時打不進去的三國公聯盟,也在所難免的會出現裂痕,這對於我部來說卻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能否為後續奠定基礎,就看嶽父你的具體部署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