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熱河黃昏(1)(第2/2頁)

作為一名京都陸軍大學的高材生,南雲造二深知,遁入大山的軍隊暫時看是安全了,但那也是進了死胡同。沒有那支軍隊能在沒有任何補給的情況下堅持太久的,大山在提供了無盡的保護屏障的時候同時也阻斷了他們獲得補給的能力。

熱河駐軍之所以數次進山圍剿都功敗垂成,那是因為他們兵力不足,外圍青龍山還有一股與這裏遙相呼應的反抗軍在活動,他們往往是這邊還沒打完,那邊就被狡猾的中國人捅了刀子。

但現在,他們來了,就完全不同了。

外圍,熱河駐軍嚴密布防。在山裏,七千余大軍進行嚴密封鎖並尋機和困在山中的中國農民軍主力決戰。哪怕他們因為懼怕不敢出現,那就將他們困死在山中。

這一招兒,帝國皇軍在東北三省早已玩得溜熟,好幾股人數眾多的中國反抗軍就是這樣被殲滅的。

南雲造二的主意打的不錯,但事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

位於蓮花山主峰左側的一號陣地上駐守了孫永勤部一個營的兵力,說是一個營,其實不過相當於正規軍的一個加強連,也就不到300人的兵力。因為孫永勤已經將自己的4000余人編成了一個師三個團,編制是足夠大,但人手又不夠,那就只能連變營,營變團了。

4000多人就編成了四個團,但每個團其實不過千人出頭的兵力而已。這其實也是這個時期在日軍占領區義勇軍的老套路,扯虎皮豎大旗嘛!大旗豎起來了,遲早人會招夠的。

要知道,孫永勤最早期拉隊伍時不過才三百多人,一個月時間就膨脹至三千人,到現在經過兩年時間經歷了這麽多場戰鬥還能擁有4000多號人,已經是很難能可貴的了。

負責進攻一號陣地的是日軍的一個步兵中隊,他們的側翼由另一個步兵中隊在進攻以牽制另一個山頭上的中國農民軍火力,後面還有兩個步兵中隊作為預備隊。

而南雲造二派出的聯隊直屬炮兵中隊的四門山炮和四門步兵炮還有這個擔任主攻的步兵大隊配備的兩門步兵炮合計十門大炮對他們進行火力支援。

這聲勢,一點兒也不亞於當初劉浪獨立團在羅文峪和第四旅團打的第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