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汪記”六大(第2/3頁)

這樣也算是一個雙保險。

……

“先生,人已經找到了,跟老軍師有七八分相似,年紀也相差不大,再稍微的化妝一下,保證看不出來,這孫亞楠過去跟軍師也只是見過幾次,而且都過去好幾年了,再加上軍師中過毒,體型,聲音有些變化都是可以解釋的過去的。”

“嗯,本來我並不想找個替身的,但是為了隱藏好我的身份,找一個假的,來吸引日本人的視線,是個挺不錯的主意,漢傑,可以安排孫亞楠跟這個‘軍師’見上一面了。”陸希言點了點頭。

“好,我估計他的耐心也磨得差不多了。”郭漢傑道,“再不讓他們見上一面,只怕該懷疑了。”

“嗯,你安排把,見完面後,把他和姜培一起調離上海,去南京,孫亞楠任南京特別組組長,姜培任副組長,韓彩英留下。”陸希言吩咐道。

“先生,他會去嗎?”

“淺野一郎現在被撤職了,在‘76’當個顧問,雖然比過去自由了,可這權力卻小很多了,他現在還能顧得上這只鼴鼠嗎?”陸希言道,“再者說,我們把這只鼴鼠調走,只怕他高興還來不及呢。”

“您是說,孫艷楠留在上海很有可能被林世群發現,而這只鼴鼠會是他翻身的機會?”郭漢傑的反應很快。

“換做是你,你會不會拼命保住這個機會呢?”陸希言反問道,人在落水的時候,哪怕是一根稻草都要抓住的。

淺野一郎現在就是這樣的。

“明白了,我這就去安排。”

“詹森在‘76’號的情況要隨時通報給我,但不要有任何的動作,我們的人打入進去,現在都還在起步階段,不能有任何的閃失。”陸希言吩咐道。

“是,先生。”

“汪記”六大就要召開了,日本國內政局也不太穩定,平沼內閣因為“諾門坎”的戰事,支持率大幅度下降,總辭職是遲早的事情。

日本國內的內政不穩,內閣大臣頻繁更換,這對中國來說是好事兒,因為這會給日本對華的政策帶來復雜的多變性。

這種多邊性就給了中國喘息的機會。

他越發的覺得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寫的是太好,太有前瞻性了,他把日本這個國家的政治結構和國民性看的十分通透。

看透了這個,對抗日戰爭最後能取得勝利的信心自然就會增加。

日本人先是支持王克敏,又在南京扶持了梁鴻志,本意是想將中國肢解成好幾個傀儡政權,相互牽制,分而治之。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果不把華北,華中乃至華南練成一片,就不能整合占領地的有效資源為日本下一步的戰略擴張提供有力的支撐。

所以,還的要弄出一個統一政權出來,本來汪兆銘並不是首選,土肥原賢二的“南湯北武”計劃倒是很符合日本人的心理預期,結果,湯在上海被刺殺,老武呢,最後關頭刹車,不打算跟日本人完了。

要不是汪兆銘來這麽一出“艷電”,日本下一步還真不知道找誰來挑這個頭呢。

但是,日本國內對“汪”這常年屈居副手的人物沒有太大的信心,陸軍中有不少將領更傾向於直接擊敗重慶方面,武力占領中國。

當然,這現在看來短時間內想要實現這個願望是不現實的,於是,就想著利用軍事打擊的方式,逼迫誘降重慶方面。

必要的時候,是可以犧牲“汪氏”的。

“汪氏”根本就沒有什麽號召力,日本人已經看透了,只不過“汪氏”更容易控制,而且也確實能動搖一批意志不堅定的人,達到減弱中國軍民抵抗的信心,所以才算是有一定的價值。

“汪氏”就是日本人捏在手裏威脅和誘使重慶國民黨方面投降的一枚棋子,一旦重慶方面有動搖的念頭,只怕“汪氏”立刻就會稱為棄子。

現在的局勢相當兇險。

……

“老陸,中央希望我們能夠多收集和了解一些有關日本對汪氏援助的計劃,以及‘汪記六大’召開的情況,為接下來日本在華的政策做一個前瞻性的分析和預判。”胡蘊之約見陸希言。

“有關‘汪記’六大的情況,我正在收集,不過我的人接觸的信息並不多,他們現在連參會的代表都還沒湊齊呢,汪、周等人把自家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拉來湊人頭了,至於大會章程更是相當混亂,這看上去就是一起鬧劇。”陸希言道。

“這還要看日本人的態度,日本人若是支持汪,只怕這會還是要開起來的。”胡蘊之道,“你把紀雲清給宰了,這‘76’號的氣焰可是消了不少,大快人心呀,中央首長點名誇獎你了。”

“別,殺一個漢奸賣國賊,沒什麽,沒了紀雲清在林世群背後撐腰,‘76’號在租界內的行動必然會收斂不少,不過,殺一個紀雲清也只能緩解一下我們的窘況,從長遠來看,我覺得,咱們必須要考慮上海全面淪陷後的工作了。”陸希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