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清剿計劃(第4/5頁)

在2月21日的一次清剿行動中,第127前線警衛團的第14警戒小隊在希斯馬圖林少尉的率領下開始搜索一片茂密的樹林。在搜索過程中,紮夫戈羅德尼中士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一雙長襪掛在了一棵樹上。於是部隊緊張地加大面積搜索整個區域,終於發現了3條偽裝良好的壕溝。而接下來,他們順藤摸瓜,很快找到了一個地堡,那裏藏著幾個手持武器的德軍士兵。蘇軍後方清剿行動中,一個重要的任務便是掃雷。為了提高他們的掃雷能力,上級為他們配備了20條軍犬。同樣,這些軍犬也能搜索躲在東普魯士叢林中的德軍士兵。

各地方長官都對清剿行動進行了誇大,他們所遞交的報告多數是想突顯自己的成績,並謊稱大多數被捕的德國人都出生在1900年以前。而其中一名被捕的德國人貝爾,出生於1906年。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的秘密警察部隊長官安德烈在報告中指出:“貝爾在1945年2月被德國間諜機構人員施拉普發展成為一名間諜,在紅軍後方解救情報人員、開展破壞、諜報和恐怖活動是他的任務。當然,在他手下獲救的情報人員多達12人,他圓滿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在大多數情況下,被留在蘇軍後方執行破壞任務的情報人員並不都是德國間諜,但蘇軍將所有人民沖鋒隊的隊員和一切抵抗者都看作是間諜。當然,有的時候,蘇軍的清剿行動簡直達到了“神經過敏”的程度。西裏西亞發生的“興登堡輸電線路破壞事件”簡直就是一場鬧劇,秘密警察在經過一番搜索行動後,才斷定這是一場誤會,是蘇軍練習的炮彈碎片切斷了電線。

同時,秘密警察部隊在科瓦由瓦村發現的一所德國破壞分子訓練學校,讓整個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的“鋤奸團”成員都感到振奮。因為這次發現讓蘇軍可以肯定,確實有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曾經接受過破壞訓練。很顯然,現在的德國人只能依靠戰俘來幫助他們實行對蘇聯後方的破壞活動,其實這些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都是自願加入的,不過他們的目的可不是幫助德國人,而是想盡快地回到家鄉。

秘密警察部隊的搜索還在繼續,當他們在房屋和谷倉搜索時,要比在樹林裏困難得多,花費的時間更長。其中又有一條傳聞,一支秘密警察部隊在一處房屋的草堆上發現了8名“德國婦女”,可事情並不那麽簡單,因為他們是穿著婦女衣服的德軍士兵。

攜帶軍犬的蘇聯內務人民委員會秘密警察正在執行任務

在蘇聯的清剿行動中,“國家背叛者”這個詞應運而生。但是它不僅僅指那些為德國人賣命的戰俘,也包括那些在1941年被俘的紅軍士兵,那些人只是由於傷勢過重而無法戰鬥到最後一刻。

所有的蘇聯士兵,無論是沒有被俘的幸運兒,還是被俘的不幸者,都不會原諒那些穿上德軍軍裝的蘇聯人,不管當時他們的處境如何艱難。他們加入了不該加入的隊伍,無論是黨衛軍志願兵、弗拉索夫部隊的成員、烏克蘭和高加索集中營的守衛、潘維茨將軍的哥薩克騎兵、反遊擊隊、警察部隊,或者其他任何曾經幫助德國人殺死蘇聯人的部隊。這些人總共有100萬—150萬人,但是紅軍則堅持說德國國防軍中的俄羅斯志願兵人數就超過100萬人。這些被強迫為德國工作的人或者自願投降的人,經常會被立刻或在逮捕後不久被紅軍殺死。但是這並不奇怪,因為每一名士兵都要對所有的背叛者毫不留情,這是紅軍戰爭法規的要求,這同樣也與地區榮譽感有關。執行處決的人通常都是來自一個地方的人,比如奧廖爾的人會殺死奧廖爾的叛徒。

那些曾經當過集中營守衛的烏克蘭人和高加索人,為什麽在被捕後,秘密警察部隊對他們那麽殘忍?因為這些人通常會比德國人更加兇殘。可實際上,無論是紅軍戰俘,還是那些穿上過德軍軍裝的叛徒,下場都是一樣的。蘇軍士兵被要求對所有的犯人一視同仁。無論是強盜、叛徒還是以前的戰俘,都被要求按照對待“叛國者”的標準來對待。

雖然他們很難讓人產生同情心,但從歷史上看,大多數的志願者都是被強迫加入或者由於饑餓而不得不屈服的。在這兩種人之中,無論他們來自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烏克蘭、哥薩克還是高加索地區,都曾為德國黨衛軍或國防軍效力。其實,他們真正痛恨的還是蘇聯的統治。甚至弗拉索夫將軍的“俄羅斯解放軍”士兵都沒有為加入到敵人的部隊而感到後悔,因為他們不會原諒1941—1942年蘇聯將領們對被圍蘇軍將士的拋棄。

還有一些是普通的弗拉索夫部隊的士兵和俄羅斯志願兵,在他們中有一些人是痛恨強制集體化的農民,他們都非常天真無知。一次德國戰俘營的宣傳會上,在例行征兵的時候,一個蘇聯的俘虜詢問加入德軍是否就可以每日都能領到香煙。很顯然,對於這些戰俘來說,加入軍隊只是為了生存,只要能吃飽,不用在集中營裏挨餓受罪,加入哪個軍隊都是一樣的,哪怕是穿上了敵軍的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