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三 希臘歷史大事年表[1] (公元前500—前393年)(第4/4頁)

403—402年   在雅典,歐克裏德斯(Euclids)擔任首席執政官。伊奧尼亞字母成為通用文字。

402—400年   斯巴達與愛利斯人的戰爭。[5]

401/400年   埃琉西斯重歸雅典,阿提卡再度統一。

401—400年   小居魯士遠征巴比倫,與其兄爭奪王位;夏,庫納克薩之戰,小居魯士兵敗身亡,希臘雇傭軍(“萬人軍”)余部於公元前400年春返回小亞細亞西部。索福克勒斯悲劇《俄狄浦斯在科隆諾斯》(Oedipus Coloneus)上演;修昔底德所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約在此時問世。

400年     安多吉德斯發表《論密儀》。

400—394年   斯巴達人與波斯人交戰。

399年     蘇格拉底之死。

398年     斯巴達與波斯停戰,第一次派使者去蘇撒。阿格西勞斯繼承斯巴達王位。

398—397年   德基裏達斯在刻爾松尼斯。

397年     雅典人科濃被任命為波斯艦隊指揮官。基那敦密謀,事泄被殺。

396年     秋,阿格西勞斯在弗利吉亞的首次戰役;阿科裏斯(Achoris)成為埃及王。

395年     阿格西勞斯在呂底亞的戰事。提薩佛涅斯之死。羅德斯暴動。秋,哈裏阿圖斯之戰,呂山德之死。雅典開始重修長城。

395/394年   雅典、底比斯等結成反斯巴達同盟,“科林斯戰爭”爆發。

394年     7月,科林斯戰爭;8月,克尼多斯海戰,科濃率波斯海軍大敗斯巴達艦隊,終結其海上霸權;科羅尼亞之戰。8月14日,日食。

393年     雅典重修長城告竣。修昔底德沒有看到重建長城,應系在此之前去世。

徐松巖編譯


[1] 本年表主要參考了J. B. 伯裏、R. 梅格斯:《希臘史》(J. B. Bury, R. Meiggs, A History of Greece to the Death of Alexander the Great, Fourth Edition with revisions,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3);J. 博德曼、N. G. L. 哈蒙德等主編:《劍橋古代史》,第4卷(J. Boardman, N. G. L. Hammond, D. M. Lewis and M. Ostwald,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Vol. 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D. M. 劉易斯、J. 博德曼等主編:《劍橋古代史》,第5卷(D. M. Lewis, J. Boardman, J. K. Davis and M. Ostwald,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Vol. 5,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D. M. 劉易斯、J.博德曼、S. 霍恩布洛爾、M. 奧斯特沃德主編:《劍橋古代史》,第6卷(D. M. Lewis, J. Boardman, S. Hornblower and M. Ostwald,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Vol. 6,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M. 狄隆、L. 加蘭:《古代希臘》(Mattthew Dillon, Lynda Garland, Ancient Greece, New York, 1996)等著作書末年表編譯而成。

[2] 某些研究者把公元前461—前446年間以雅典人為首的和以斯巴達人為首的兩大城邦集團之間的戰爭稱為“第一次伯羅奔尼撒戰爭”;而稱公元前431—前404年之間的戰爭為“第二次或偉大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在古典學論著中,如果不特別注明是哪一次,通常都是指後者。

[3] 關於該條約的時間、內容以及該條約的真實性,疑點頗多,學界意見不一。

[4] 該法令頒布的時間、內容,歷來有爭議。

[5] 據色諾芬記載,這場戰爭發生在公元前399—前397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