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開始的步驟:一九三四-一九三七年

口頭侈談和平,秘密準備戰爭,在外交政策和暗中重整軍備方面做得盡量小心,以避免凡爾賽和約國家對德國采取預防性的軍事行動——這就是希特勒在頭兩年中的策略。

一九三四年七月二十五日納粹在維也納暗殺奧地利總理陶爾斐斯,使希特勒險些兒摔了跟鬥。那一天中午,黨衛隊第八十九旗的一百五十四名隊員穿著奧地利陸軍制服,闖進聯邦總理府,在相距兩英尺的地方開槍擊中陶爾斐斯的喉部。別的納粹分子占領了幾個街口以外的廣播電台,廣播了陶爾斐斯已辭職的消息。希特勒當時正在。拜羅伊恃一年一度的瓦格納音樂節欣賞《萊因的黃金》(《DasRheingold》)的演奏,他聽到了這個消息,感到非常興奮,這沙偉大作曲家的孫女,坐在附近的家庭包廂裏的弗雷德林·瓦格納是個見證,她後來說,兩個副官夏勃和勃魯克納,在她的包廂外休息室裏的電話上不斷聽取維也納來的消息,然後又輕聲告訴希特勒。

在演奏結束後,元首極為興奮。當他告訴我們這個可怕的消息時,他更加興奮了——雖然希特勒簡直無法掩藏他的臉上的喜色,但是他像平常一樣在飯館裏講究地點菜吃飯。他說,「我必須過去呆一小時,讓別人看到我,不然人們會以為我跟這件事有關」。

人們這樣想是一點也不錯的。我們記得,在《我的奮鬥》的第一節裏,希特勒曾寫道,奧地利和德國的重新結合是一個「我們一輩子要用各種方法來實現的任務」。在他成為總理後不久,他就委任了一個國會議員西奧多·哈比希特為奧地利納粹黨督察。過了沒有多久,他把流亡在外的奧地利黨領袖阿爾弗雷德·法勞恩菲爾德安頓在慕尼黑,後者從那裏每天晚上廣播,煽動他在維也納的同志們暗殺陶爾斐斯。在一九三四年七月以前的幾個月裏,奧地利納粹分子用德國接濟的武器和炸藥造成了一種恐怖局面,炸毀鐵道。發電廠和政府建築物,暗殺擁護陶爾斐斯的天主教-法西斯政權的人。最後,希特勒批準了設立一個由幾千人組成的奧地利軍團,駐紮在沿奧地利邊界的巴伐利亞境內,準備在適當時機越過邊界占領奧地利。

陶爾斐斯在下午六時左右因傷重致死,但是這次納粹暴動卻主要由於奪取總理府的陰謀分子過於笨拙而失敗了。由庫特·馮·許士尼格博士率領的政府部隊,很快就重新控制了局勢。暴動者雖然由於德國公使出面幹涉得到安全引渡到德國去的諾言,後來卻被逮捕了,而且其中有十三個人被絞死。與此同時,墨索裏尼急忙動員了四個師,陳兵勃倫納山口,這也使柏林感到不安。而僅僅在一個月以前,希特勒在威尼斯同墨索裏尼會晤時還向他提出過不染指奧地利的諾言呢。希特勒馬上就縮回去了。德國官方的通訊社德意志通訊社原來準備交報界發表的歡呼陶爾斐斯的垮台和宣稱大德意志必然接著產生的消息,急忙在午夜撤回而代之以一條新消息,對「殘忍的暗殺」表示遺憾,並且宣稱這完全是奧地利的內政。哈比希特被撤了職,德國駐維也納公使也被免職召回。在一個月以前清洗羅姆幾乎遭到陶爾斐斯同樣命運的巴本,火速被打發到維也納去,按照希特勒的指示恢復「正常和友好的關系」。

希特勒開頭時的興高采烈情緒已為恐懼所代替。巴本說,在他和希特勒商量如何克服這個危機時,希特勒向他叫喊說:「我們面臨著新的薩拉熱窩!」但是這位元首學到了一個教訓。納粹在維也納的政變,像一九二三年慕尼黑的啤酒館政變一樣,在時間上是不成熟的。德國還沒有在軍事上強大到可以用武力支持這種冒險。它在外交上也太孤立。甚至法西斯意大利也和英法一起堅持應讓奧地利繼續獨立。此外,蘇聯這時正好第一次表示有意同西方一起簽訂一個東方洛逸諾公約,這將會妨礙德國在東方的任何行動。在秋天,它又參加了國際聯盟。在整個一九三四年這個緊要關頭的年分中,離間分化大國的前景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來得暗淡。希特勒所能做的,只好是口頭侈談和平,暗中繼續重整軍備,等待機會。

除了國會以外,希特勒還有其他途徑來向國外傳達他的和平宣傳,那就是外國報刊。這些報刊的記者、編輯和發行入不斷在要求訪問他。那個夾著單片眼鏡的英國人瓦德·普賴斯和他的報紙《每日郵報》,就隨時準備稍有一點暗示就為這位德國獨裁者提供方便。該報到戰爭爆發前夕為止,刊載了一系列的希特勒訪問記。因此,在一九三四年八月發表的一篇訪問記中,希特勒告訴普賴斯和他的讀者們:「戰爭不會再來了」,德國「對戰爭造成的惡果比別的任何國家有更深刻的印象」,「德國的問題不能通過戰爭來獲得解決」。在秋天他又向法國復員軍人領袖和眾議員讓·戈埃重述了這些動聽的話,後者在巴黎《晨報》上所撰寫的文章中轉述了這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