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戰揭開序幕(第2/7頁)

在早先發起的一月進攻中,紅軍就已抵達了奧得河畔,在離開法蘭克福三十多公裏的北方城市庫斯特林的多個地方跨過了這條河流。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它成功地建起了長約四十公裏,有些地段縱深達十公裏的橋頭陣地,形成了對直至尼斯河的整個“尼伯龍根陣地”的巨大威脅。直到三月初,德軍方面才開始在柏林城裏和城市的外圍構築工事,設置阻擋坦克前進的路障和加固原有的陣地。但在蘇軍起初停止前進時,這一既是應急也是一直在構築的防禦體系的建設,卻莫名其妙地停了下來。工程的停工主要還是希特勒自己的原因,他越發頑固地認為,必須守住奧得河畔的首都,部隊決不可以離開指派給它們的前線陣地。“要麽挺住,要麽滅亡!”這是在無數個命令和堅持到底的呼籲中反復出現的口號。

與蘇軍對峙的,是赫爾穆特•魏特林上將的第十六坦克師,稍向南一點,主要是特奧多爾•布塞上將指揮的第九軍。海因裏希大將向屬於他指揮的這兩支軍隊指出,朱可夫的部隊一旦突破取得成功,他們就有被合圍的危險。他還反復警告說,抵抗只能堅持很短的一段時間,然後會缺少經過步兵訓練的作戰力量,缺少武器彈藥,沒有足夠的給養,尤其是士兵們筋疲力盡,最終導致失敗,但是這一切都是白費勁。可希特勒認為意志會彌補任何物質上的劣勢,這一堅定的信念,與戈林、鄧尼茨和希姆萊等人某些傲慢的、從來沒有兌現的允諾一起——至少在眼前——把長時間內被忘卻的,只是被希特勒自己人為地維持著的信心又撿了回來。最後,用汽車把新組建的幾個人民沖鋒隊送上了前線,以阻擋朱可夫的軍團和摩托化部隊。還在電台播報“幾千名柏林人隨著他們的部隊前往前線”的消息時,他們中的一些人還沒投入戰鬥就已命歸黃泉。控制著整個城市上空的蘇軍戰鬥機,發現了已在半路上的長長車隊的幾輛車,幾次俯沖掃射,就把它們給消滅了。

海因裏希的預言確實是一言不差。朱可夫在重新集結他的部隊後,命令他們在黃昏時分再次發起攻擊,不顧一切地把他們投入戰鬥,而此時也傳來了他的競爭對手,在南方戰線作戰的伊萬•S.科涅夫元帥顯然已經取得了成功的消息。科涅夫不僅成功地在流經勞齊茨山地的尼斯河上的一百三十多處渡過了該河,為進攻撕開了決定性的缺口,更重要的是他從此認為,他有足夠的理由,重復他提出的參加攻打柏林的要求,在最後一刻從朱可夫的手中奪去渴望已久的勝利獎杯。一場因斯大林奸詐地暗示其對現在的朱可夫已不感興趣而挑起的競賽不露聲色地開始了。在與這位獨裁者的一次談話中,科涅夫請求他同意讓自己的右翼部隊經呂本和盧肯瓦爾德向北方迂回,抵達那兒後,他可以在短短幾天內在措森處逼近柏林的城界。談到這兒時,斯大林插話問,元帥是否知道,措森是“德國國防軍的大本營”。在科涅夫簡短地回答“知道”後,斯大林說:“好,我同意。讓您的兩支坦克兵團向柏林進發。”

在北面遠處,在奧得河戰線的中段,朱可夫的部隊在午夜時分終於到達了澤洛夫的第一排房屋前。為奪取馬蹄形高地,你來我回,花費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在某些地段力量只有對手十分之一,而且多是由這兒和那兒的預備役軍人所拼湊起來的德國國防軍終於招架不住,陷入了絕望之中,防線眨眼間就土崩瓦解了。此外,海因裏希越來越擔心科涅夫勢如破竹向前推進的部隊會突然間出現在他的身後,從而形成對第九軍的包圍。當他第二天獲悉,他的一支精銳部隊,那支駐守在澤洛夫高地山脊上的空降兵師,已如驚弓之鳥四散逃跑了,就馬上命令與元首所在的地下避彈室取得聯系。

但就像許多其他的建議一樣,他十萬火急的請求也根本無人理會。把部隊撤出法蘭克福/奧得河一帶的工事,然後投入到數公裏長的被拉開的防禦口子上去,這一建議被斷然拒絕。後來,即使他打電話給剛被任命為總參謀長的克萊勃斯上將,請求他允許讓自己的部隊後撤,從電話另一頭清晰傳來的也只是驚慌失措的喘氣聲。喘息稍定後,克萊勃斯才說:“希特勒是根本不會同意這樣做的,您給我死守住所有的陣地!”

四月十九日,從澤洛夫往上至符裏岑的整個丘陵地帶,都落入蘇軍手中。它們之間的狹長地帶,曾讓一位旅行者回憶起“遠方神奇的國土”,這是不到一百年的事,就像他寫的那樣,“一切都是那麽的和煦,色彩斑斕,遍地飄香”,現在卻面目全非,成了凹凸不平的累累彈坑。從此時起,殘留下來的德軍防禦陣線,在傷亡慘重的陣地戰中,一段一段地支離破碎了。按照蘇軍方面的說法,這場大戰奪去了三萬多名進攻者的生命。根據比較可信的計算,陣亡者有七萬人之多,德國方面死亡一萬二千人。但從這時起,離開柏林已不足七十公裏,在通往首都的路上,已沒有連成一體的防禦陣線了,有的只是好些個防禦據點和零星部隊守衛的村莊、小片森林和小山丘。兩天後,從匆忙往前開拔的遠程火炮發射出的第一批炮彈,就落到了柏林的赫爾曼廣場上。它們落在了毫無所知的行人和排在卡爾施泰特商場門口等待購物的人群中,制造了一場慘不忍睹的血腥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