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美國的利益(第2/3頁)

上述爭端使我們明白了,爭端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由它牽引出來的各種勢力。它使我們確信中美洲地峽的運河建成之後,各個強國之間的爭鬥不可避免。眾所周知,這條運河將會改變以往的貿易路線,提升加勒比海的地位,使它成為像紅海那樣的重要航道。以運河為中心的大片海域的商業和軍事價值將會大大增加,運河本身也會成為至關重要的戰略基地。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條約的保障,各個國家就會憑借自己的實力搶奪運河的控制權。而美國需要控制加拿大鐵路,即使有其他國家海軍對我國的海岸施壓,因為我們沒有實力爭奪中美洲運河的控制權。就美國當前的軍事力量而言,運河開通引起的爭鬥對它的確是一場災難,對太平洋更是如此。

盡管我國在資源上有著巨大優勢,但實際上,我們還是沒有能力在加勒比海和中美洲發揮應有的影響。我們沒有,也不願意擁有力量足夠強大的海軍來維護我們在該地區的利益;我們沒有,也不急於建立確保海軍安全的海岸防禦;我們沒有,也不夢想在加勒比海及其四周擁有如同其他強國那樣的地盤;甚至,我們在墨西哥灣都沒有海軍碼頭作為行動基地。不過,我不是遺憾我們沒有實力建立如同歐洲國家那樣強大的海軍,我只是意識到了一個很少有人注意的事實,那就是盡管我們國家的收入盈余很大,但對於海岸長度和暴露地帶來說它依然顯得貧乏。我遺憾的是,我們毫不關心如何加強我們海洋邊界的防護,也不在意怎麽才能使海軍憑借地理優勢在不可避免的爭執中(比如最近發生的關於薩摩亞和白令海的爭端,以及將來可能在加勒比海或中美運河地區出現的爭端)發揮重要影響。難道我們想讓德國獲取巴拿馬運河和尼加拉瓜運河的大西洋出口前方的荷屬古拉索島據點?難道我們默許某個強國從海地購得一個瀕臨向風海峽(我們的輪船經由該海峽開往地峽)的海軍基地?還是我們允許某個國家控制夏威夷群島?如果出現上述情況,我們是否有力量保證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失,使對方知難而退,在薩摩亞可以嗎?還是在白令海?

當我們進行軍事準備時,一方面要考慮到主要的海軍和軍事強國距離我國海岸遙遠以至於不易采取行動;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歐洲國家的矛盾,它們對於我們變強的顧慮,以及它們無力對付我們的無可奈何的心情。事實上,準確判斷英國或者法國會動用多大的力量對付我國的海岸是我們確定海軍力量的依據。只要我們的海軍力量能夠抗擊英、法的攻擊,並且我們的海岸能受到很好的保護使我們的海軍打擊想打擊的目標,我們的權利就有了保障。不僅有國際法規定的權利,還有法律之外的各種實際權利。如果我們的軍事力量足夠強大,我們對於海豹獵捕場所的正當要求就有了保證。我們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為了在大洋上截獲別國船只,只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城市;由於我們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優勢,使得我們能夠對加拿大的太平洋水域及其周邊地區隨意采取行動。

盡管地理優勢會使歐洲國家對我們采取行動時面臨種種不利,但這不足以保證我們的絕對安全,只有繼續加碼才能使天平向我們傾斜。上述因素僅僅具有防禦性,還是一部分而已。雖然我國的海岸距離歐洲遙遠,但不是不可到達的;它們未設防禦,只能抵抗較短的時間。如果歐洲出現三個月的和平,任何一個海上強國都可能動用足夠強大的力量實現自己的侵略目標,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處境就相當危險。

如果我們的海防力量不能變得強大,在貿易或戰爭方面就只能消極防禦,永遠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我們周圍充滿了鬥爭,“生存競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些詞語我們如此熟悉,卻很少有時間去細細體會它們想表達的真正含義。我們一直在用合法的程序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即使有時候會對我們造成損害。難道我國的人民就不能站出來爭取自己的利益嗎?還是任由其他國家一步步侵入自己影響一直占上風的地區而無動於衷?

我國與世界上其他地區有著遙遠的距離,這與我們的市場孤立和航海方面利益減少有著重大關系。面對著標明了主要貿易路線的大西洋地圖,我注意到的卻是相對冷清的地區,如墨西哥灣、加勒比海,以及鄰近的國家、島嶼。一條寬闊的運輸帶從北大西洋海岸延伸到英吉利海峽,另一條從不列顛群島經由地中海和紅海通向東方。而從西印度群島發出的是一條細線,它標志著英國在一個地區的貿易量。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是,目前加勒比海帶給歐洲的利益是極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