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戰略預備隊

一般而言,預備隊有兩個使命:一是延長和恢復戰鬥,二是應付意外情況。

第一個使命以逐次使用兵力來贏取利益為前提,所以在戰略範疇內不可能出現。將某支部隊調往即將失守的地方去,這屬於第二個使命的範疇。因為在這裏不得不進行抵抗,是無法被充分預見的。倘若一支部隊僅僅是為了延長戰鬥而被配置在火力範圍外,但是它卻仍然受這次戰鬥指揮官的指揮,那麽它便成了戰術預備隊,而不是戰略預備隊。

不過,在戰略範圍,也極有可能需要配置一定的兵力以防意外。因此,可能需要戰略預備隊,只是它只在可能出現意外的情況下才是這樣。在戰術範圍,大多數只能通過觀察來獲取敵軍的措施。由於敵人的措施容易通過任何一個小樹林和地褶隱蔽起來,所以人們經常要在某種程度上應付意外情況,以便在以後加強整個部署中過於薄弱的環節。一句話,要能夠針對敵人的情況隨時調整我方的兵力部署。

由於戰略行動與戰術行動有著直接的聯系,所以在戰略範圍上也肯定會出現這種情況。在戰略上,一些部署也只能根據觀察和獲得的不太確切的情報以及戰鬥所產生的實際效果才能夠確定。因此,根據不明了的程度保留一支預備隊是戰略指揮上的重要條件。

眾所周知,防禦戰中,尤其是在山地、江河這類地形的防禦陣地中,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然而,戰略活動越是遠離戰術活動,這種不確定性就越小;當戰略活動接近政治領域時,這種確定性就差不多完全消失了。

敵軍將在什麽地方渡河,可以從對方事先暴露的某些準備措施中來了解。敵軍將縱隊派到哪個地方去會戰,只能通過觀察去了解,至於敵軍將從哪個方向入侵我國,通常在一槍未放之前,所有的報紙都已透露了。措施的規模越大,人們就越難以出其不意。

由於準備時間之長,空間之大,產生行動的諸多情況又很明顯,以至於人們能夠確切地推斷出來,或者有足夠的時間來了解它。

此外,措施越涉及全局,戰略預備隊(假如有的話)的作用也就越小。

我們已講過,部分戰鬥的結果本身是毫無意義可言的,只有放到整體中去才能看清其所具有的價值。不過,就算是整體戰鬥的結果,也僅有相對的意義。這種意義的大小取決於被擊敗的敵軍在其全部兵力中占多大的比重和有多大的重要性。

一個軍的失利可以通過一個軍團的勝利來彌補,甚至一個軍團的失利,可以用一個更大的軍團的勝利來抵消,甚至能夠轉敗為勝,例如1813年在庫耳姆的兩天會戰,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不過,被我軍擊敗的那一部分敵軍越重要,勝利的重要性就越具有意義,敵軍通過往後的行動來挽回失敗的可能性就越小,這點也極其明顯。至於如何進一步明確這一點,我們將在其他地方進行研究,在這裏,讀者只要知道這種關系肯定存在就足夠了。

除了上面講到的兩點,我們還要加上一點,假如在戰術上兵力的逐次使用總是使決定性的行動推遲到整個行動的末尾,那麽在戰略上同時使用兵力的準則卻差不多總是使主力決戰在一次大規模行動的一開始就進行。

根據以上三點,我們可以說:戰略預備隊的使命越廣泛,它的好處就越少,它的必要性就越小,帶來的危險性也就越大。

要指出戰略預備隊的存在從哪裏開始就不符合常理了,這並不困難。因為主力決戰的開始就是戰略預備隊消失的時候。在主力決戰中,所有的兵力都必須投入進去,而將由現有軍隊組成的所有預備隊保留在主力決戰之後再使用是荒謬的。

因此,如果說,在戰術上將預備隊當成是應付意外的手段,是戰鬥失利時挽救無法預見的後果的手段,那麽在戰略上,至少在大規模的決戰中不應使用這樣的手段。

某處的失利往往只能通過別處獲得勝利來挽救,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以調用別處兵力來挽救敗局,但是絕對不應該也不允許有為了挽救敗局而預先保留兵力的思想。

我們認為,組建一支不參加主力決戰的戰略預備隊的想法是錯誤的。這點非常明顯,倘若不是這種思想在別的概念的偽裝下還顯得很不錯,而且反復出現的話,我們就無需在此大費周章地分析。有些人將它和任何預備隊(因而也連同戰術預備隊)一概否定掉,有人認為這是戰略上智謀和謹慎的精華。這種混亂的思想也反映在現實生活中。倘若人們想看看這一方面的例子,那麽可以回顧一下1806年的事件。

那時,普魯士曾將符騰堡歐根親王指揮的2萬人的預備隊留在馬克,很不幸,這支部隊未能及時趕到紮勒河,而普魯士還在南普魯士和東普魯士留了2.5萬人作為預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