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戰爭中的消耗

倘若讓人們在經歷四肢麻木、渴熱難當、疲憊不堪和饑寒交迫的情況後,再發表軍事看法,恐怕很難得到客觀和準確的軍事觀點。不過,在主觀上,這些觀點是正確的,因為發言人的親身經歷決定了他的判斷。

回頭看看那些目睹軍事失敗的人們,他們將失敗描繪得不堪,如果他們參與戰爭,他們可能會將它說得一無是處。從這裏,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體力消耗給人們帶來重大的影響,在評估局勢時務必考慮體力因素。

在戰爭中,有些因素是無法衡量的,尤其是體力。倘若不被濫用,那麽體力是全部力量的系數,其極限是多少難以被界定。我們要注意的是,猶如只有強大的弓箭手才能把弓弦拉得比一般人更加滿一樣,在戰爭中,只有頭腦強悍的指揮官方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軍隊的力量。

舉個例子,當一支軍隊遭遇失敗陷入危險境地後,全軍土崩瓦解,只能憑借極大的體力才能脫離險境,而勝利之師則是另一番景象,士氣高昂,依舊誓死追隨指揮官。兩者都是在忍受體力消耗與痛苦,但前者只能博取同情,後者則受人尊重,因為在危急之際依舊保持體力很難。

這樣,毫無經驗的人也知道,體力消耗對禁錮精神和消磨感情力量有著重要的影響。盡管我們這裏所說的是司令官要求部隊、指揮官要求下屬吃苦耐勞的問題,即雖然我們關注的是做出這樣要求所需要的勇氣及將之貫徹下去的技巧,但是我們不能忽視指揮官本身的體力消耗問題。既然我們已經分析到這裏,不妨將剩下的問題一並解決。

體力消耗問題值得研究之處在於,它跟危險一樣,是戰爭阻力的最大來源。因為體力消耗的極限不確定,我們難以測算出它造成的阻力究竟有多大。

為了防止這些想法及針對戰爭阻力的評估會被誤用,我們可以從感情出發來探討一二。例如:一個人對外宣傳,他是因為殘疾而被侮辱和虐待,這樣的人是得不到同情的。但是如果他說,他能夠自衛或者報復對方,然後再講述自己身患殘疾,卻艱難地奮起反擊,這對他是有利的。

同樣地,司令官和部隊不能以危險、困難和勞累來洗刷失敗的汙點,但是他們在勝利之後,描述自己在這過程中所經歷的危險、困難和勞累,反而能夠增加他們的榮耀。可見,人們的感覺妨礙人們得出的表面公正的評議,是因為感覺發揮著更高判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