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拉加蘇之二

在胡康河谷一線布防,擋在遠征軍前面的日軍,是日軍第18師團主力。這個師團本來是一個兩旅團編制的甲種師團。加入緬甸方面軍後,為適應山地作戰取消了旅團一級建制,減少了一個步兵聯隊,改為三步兵聯隊制山地師團,但大大擴編了其炮兵編成,在胡康河谷這樣的山嶽叢林地帶,其實際戰鬥力反而得到增強。

這支敵軍的主要編成如下:師團共轄六個聯隊,其中步兵聯隊三個,即第55、第56、第114聯隊,每個聯隊轄三個大隊和兩個炮兵中隊,每個大隊轄四個步兵中隊和一個炮兵隊、一個輜重隊。步兵以外,師團還轄一個山炮聯隊,即第18山炮聯隊;一個工兵聯隊,即第12工兵聯隊;一個輜重聯隊,即第12輜重聯隊,總兵力兩萬余人。

胡康河谷道路艱險,溪谷縱橫,非常不適於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作戰。在戰史上,對中國遠征軍從印度殺回國內選擇了胡康河谷這條險路,曾經有一個說法,認為這是為了出其不意。

試圖出其不意,卻遇到兩萬多敵軍攔路,這實在不能算成功。事實上,日軍緬甸方面軍參謀前田博少佐在他的著作《緬甸方面軍的作戰和戰後處理》中,披露了當時日軍的作戰計劃,對於中國軍隊會選擇胡康河谷反攻緬甸,日軍早有準備。

1943年年中的時候,日軍在緬甸一共有五個師團。這些部隊包括隸屬於第15軍的第18師團、第33師團和第56師團,以及直屬於方面軍的第55師團、第5飛行師團。

日軍對這些部隊的配置如下:司令部配置在緬甸首都仰光,第5飛行師團分散配置在緬甸各個機場;第55師團負責南緬防務,部署於印緬交界線南端的港口阿吉普一帶,警戒英軍從海上發動登陸攻勢或沿海岸東進攻擊;第33師團負責中緬防務,部署在曼德勒以西地區,對抗英帕爾方向的英軍;第56師團和第18師團均部署在北緬,警戒中國駐印遠征軍和雲南方向部隊的攻擊。中國遠征軍發動反攻之後,日軍幹脆將北緬單獨列為一個戰區,成立了第33軍直接指揮該地區的作戰。此後,日軍陸續增兵,到1945年,在緬甸方面軍屬下共計有九個師團又三個獨立混成旅團,用於緬北的就有五個師團和一個混成旅團,占其總兵力的一半以上。

從這個配置看,日軍對緬甸的防衛重點為重西輕東,重北輕南,在印度的中國遠征軍如果發動自胡康河谷的反攻,地點正在緬甸的西北,恰恰是日軍防衛的重點。

既然明知這是敵軍防衛的重點,地形又如此不利於進攻,中國遠征軍為何不選擇另一條路發動反攻呢?

這是遠征軍總指揮、中印緬戰區總參謀長史迪威中將的決定。史迪威做出這個決定,並不是他缺乏軍事常識。事實上史迪威是一名優秀的軍事將領,他很清楚選擇這條反攻路線的風險。察看當時的史料,似乎可以看到這位高個子將軍決策背後的一絲無奈。

史迪威急於發動緬北反攻的原因,與麥克阿瑟在菲律賓浪漫的“I shall return”(我會回來)不同,有著更加現實的目的,那就是盡快打通中印公路,穩定中國戰場,並通過這條路線提供裝備、物資,重新武裝中國軍隊,以期從東方發動對日軍的反攻。

1943年的中國戰場,牽制著日軍29個師團的主力,世界很難想象中國如果倒下,將給反法西斯陣營帶來怎樣的災難。要知道,美日在所羅門群島的血戰,把瓜達爾卡納爾島打成了“地獄島”,把薩沃島灣打成了“鐵底灣”,日軍出動的部隊,也不過一個多師團而已!但是,作為一個農業國,中國軍隊的戰鬥,必須依靠世界其他國家的工業支持。大到飛機、汽車,小到望遠鏡的鏡片,電台裏的真空管,當時的中國,幾乎都無法自己制造。在美國參戰以後,這個“世界民主國家的兵工廠”也對中國打開了大門。然而,隨著沿海港口的喪失,中國失去了海上的補給路線;蘇日友好條約的簽訂,關死了西北方向的援助;滇緬、滇越路的中斷,又讓西南方向的援助無法入口。偌大的中國,只剩了一條飛躍喜馬拉雅山的“駝峰航線”與外界保持著艱難的聯系。高山,低壓,劇烈的空氣運動和日軍飛機的攔截,使這條航線艱險異常,中美飛行員在這條航線上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連中國防化兵事業的創始人李忍濤將軍,都在這條航線上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天氣晴朗的時候,“駝峰航線”的飛行員們甚至可以用地面墜毀飛機閃光的鋁片作為導航指示,可見損失之慘重。

因為太過艱險,駝峰航線的運力有限而且代價昂貴。即便盟國有心為中國提供更多的裝備物資,也無法依靠這樣一條空中路線。為此,史迪威下決心指揮中國遠征軍反攻緬甸,目的是打出一條直通印度的地面公路運輸線,這就是後世所說的“中印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