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鄭廷貴是吉林市有名的前清遺老,所住的宅院,也是清式建築,典型的三套院,比天子腳下的北京和奉天王爺府的四套院,少一套,原因很簡單,祖上未曾封王,住四套院,有違大清律制。不過,這三套院,也夠氣派的了,用鄭廷貴的話來說,要不是祖上福蔭恩澤,世襲皇恩,他及他的家人,不會生活得這麽滋潤,所以,他一直念念不忘大清朝,時時刻刻想著皇上。

鄭氏家族,屬鑲黃旗,其祖上最發跡、最輝煌,曾是聖祖爺康熙禦前四品帶刀侍衛。就是這個四品侍衛,奠定了鄭家世襲官位的基礎,也是最值得鄭家後代稱頌和引以為榮的。因為這個侍衛,為保聖祖爺,險些送了性命。那是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第二次親率大軍,征討叛匪噶爾丹,在內蒙古草原上,大軍前行壓進,康熙在後軍帳中,這天夜裏,噶爾丹的小股流匪,襲擊上來,侍衛為保皇上,拼力廝殺,待天明後,把流匪全部消滅後,鄭廷貴的祖上,那位四品侍衛,身中十六刀,奄奄一息,鮮血把皇上恩賜的黃馬褂,都染紅了。此番忠心與勇猛,深得聖祖爺的贊賞。班師回朝,親筆禦賜一塊免死牌,憑這塊牌,可庇佑鄭家三代,無論鄭家的人今後犯了什麽大罪,免其不死。後來,鄭家後輩又出過幾位武官,不知是冥冥之中,還是吏部不想讓鄭家後代功高蓋祖,反正官位再也沒有超過四品的,等到了鄭廷貴,只落個八旗子弟,吃著朝廷的奉祿,享受著祖上留下的基業。即便如此,作為鄭氏謫傳的鄭廷貴,沒一絲怨言,一如列位先祖一樣,還是把他那塊免死牌,作為萬世之寶,供奉於大堂之上。同時與免死牌一同供奉的,還有祖上那件血染的黃馬褂。歲月蹉跎,時代變遷,但鄭廷貴永遠不變的是,每遇祖上祭日,或逢年過節,鄭廷貴都要率全體家人,給免死牌和黃馬褂恭恭敬敬上香,而後跪下磕頭。通過這種儀式,時時提醒他及後人,不能忘了大清,時時想著大清。為了讓下一代記住大清,將來長大了,為大清效命,兒子出生時,盡管大清已風雨飄搖,獨木難支,他還是給兒子起名叫永清,盼大清江山永在。後來有了女兒時,大清已不復存在,鄭廷貴傷感不已,萬念俱灰,給女兒起名心清,意思心中永遠懷念大清,希望有朝一日恢復大清。可是一腔情思,能否如願,只有天知道了。就在他的心情,越來越灰暗時,酒井完造來到他身邊,在酒井的啟迪下,他看到了大清熄滅的火焰,似乎有復燃的希望……

起初,與酒井相見,鄭廷貴只當是朋友重逢,對酒井在領事館當什麽官,在吉林市做什麽事,並不感興趣,後來,隨著交情的加深,進一步的接觸,他覺察出,酒井不是一般的日本人。比如說,酒井知道他對大清難以忘懷,敬佩之至。他說中國之所以戰亂不斷,四分五裂,就是因為推翻了清王朝,沒有皇帝的統領。這話說到鄭廷貴的心坎。他還吹噓日本國力雄厚,軍力強大,人人效忠天皇,而這個天皇,類似大清的皇上。鄭廷貴對日本早就有所了解,對日本君主立憲的政體也是比較稱贊的。酒井還神秘地對鄭廷貴說,日本天皇對躲在天津的小皇上宣統極其同情……酒井說他只能點到為止,還說有一天會讓鄭廷貴高興得跳起來的。這話讓鄭廷貴將信將疑,但他做夢都想回到大清,所以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如此一來,兩人的感情在原來的基礎上,與日俱增。

女兒心清去日本,也是酒井慫恿的結果,他說一是報答鄭廷貴的無私幫助,二是,心清在日本學到知識,將來會對重建大清做出貢獻。他還遺憾地說,要是永清沒在奉軍,去日本軍校學到本領,將來肯定能成為重建大清的棟梁之材。這點鄭廷貴挺認同,奉軍不少高級軍官,都是從日本回來的。酒井信誓旦旦地以酒井家族的名義,向鄭廷貴保證,如同培養自己孩子似的,培養鄭廷貴的女兒。鄭廷貴本來就是一根筋,加上滿腦子想的都是大清,同意將女兒送往日本。兒子鄭永清放心不下妹妹,不同意,被鄭廷好個責罵,說兒子胸無大志,安於現狀。孝順的兒子,擰不過他的阿瑪,只好作罷。馬萬川也不同意,說心清已指腹為馬家的兒媳,他甚至威脅說,如果兩家婚事,因心清去日本吹了,鄭家不能後悔。不想鄭廷貴反將馬萬川一軍,如果馬明堂從北京棄學回來成親,他就不讓女兒走,還說旗人習俗,十五六歲出嫁也是正常的。這著實令馬萬川為難。鄭廷貴知道馬萬川說的是氣話,他笑著對馬萬川說,女兒早晚是馬家的媳婦,去禮儀之邦學習點規矩,回來後,也是為了孝敬公婆。他不敢說是為了大清,那樣馬萬川肯定得嘲諷他這個大辮子異想天開,說不定還要罵他個灰頭土臉,在鬥嘴上,他永遠不是親家的對手。馬萬川見阻止不住,只能勸鄭廷貴,不要與酒井來往過深,說酒井老謀深算,鄭廷貴與其交往,絕非是他的對手。鄭廷貴已被酒井洗過腦,把酒井視為知己,對馬萬川的話,當成了耳旁風。鄭廷貴怎麽也沒想到,酒井鼓動鄭廷貴把女兒送到日本,就是要把鄭廷貴牢牢控制在手裏,讓鄭廷貴心甘情願地為他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