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撤退(第2/2頁)

任何一個將領在短期內都不可能背負著200多萬士兵的損失,在敵人主動後退的時候發起反擊——萬一是另一個德軍布置的陷阱,蘇聯就徹底萬劫不復了。德軍需要時間恢復他們的元氣,顯然蘇聯人同樣需要時間來彌補戰爭對他們造成的創傷。

德軍在波蘭境內布置的大範圍彈性防禦陣地,以及後期采取的預先設伏反擊的方式給蘇聯的將領們留下了太多的噩夢,很多蘇聯士兵想起從波蘭東部一路潰退數百公裏這麽一個慘痛的過程,都感覺到自己的不寒而栗。德軍裝甲部隊出其不意的掩殺一直到合圍基輔都堪稱經典的防禦反擊戰術,這個過程簡直可以直接拿來寫進軍事教科書裏。

整個東線長達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德軍士兵以11萬人陣亡,28萬人受傷的代價,擊斃了蘇聯士兵70萬人,同時俘虜了150萬人,差不多占蘇聯西部部署軍隊的一半。這個輝煌的戰果鼓舞了德國軍方,一些將領甚至開始私下裏議論,覺得元首對蘇聯的戰爭策略過於保守,德國完全有能力在冬季來臨之前攻占蘇聯首都莫斯科。

這個聲音被元首有意的忽視了,德國最高統帥部的指導方針一直采用著曼斯泰因擬定的《新巴巴羅薩》計劃,毫不理會有關大規模入侵蘇聯的軍方建議。

柏林,元首府邸,阿卡多看著越發老邁的奧古斯,心中充滿了一股時不我待的感慨:“總理,我知道那些將領們整天都在你面前嘀咕擴大東線戰爭規模的事情。不過,你知道我們的計劃,我們確實沒有準備好入侵蘇聯。”

德國確實沒有準備好進入全面戰爭,它進行的西線戰爭雖然看上去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卻也有一個問題:整個戰爭德國贏的太快了,導致一些在戰爭中逐漸囤積的物資其實數量非常有限。

比如說,德國軍隊缺乏棉衣。這個問題德國高層一直在努力解決,後勤部的軍官們想盡辦法囤積棉花,並且把這些棉花變成冬裝運進烏克蘭西部地區,可是依舊不夠滿足數量龐大的國防軍士兵的需求。

不要以為給350萬軍隊準備棉衣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大家都在學校裏領過自己的校服,那只是一個營500人的衣服分發工程。如果這個規模擴大將近一萬倍,地域連綿數百公裏那麽寬廣,還有人覺得給後勤部的負責人一個上將軍銜是一件過分的事情麽?

大軍在野外過冬絕對是一件非常考驗後勤的事情,德軍在蘇聯境內還沒有建立完善的後勤補給保障體系,如果一路向東攻向莫斯科,那就是在把德國的精銳部隊拿出去賭博。而且阿卡多自己知道,八成還是一次血本無歸的豪賭。

在沒有把握的時候,拉長自己的補給運輸線,縮短對手的補給線,這是傻子才會去做的事情。一路攻擊就是在一路拉長自己部隊與後方的距離,傷兵的後撤、人員的補充、物資的轉運、武器裝備的維修都會變得越來越困難,莫斯科城下就是一個終點,不是勝利的終點,而是部隊通往地獄的終點站。

“我知道元首的意思。”奧古斯點了點頭,這一年多的操勞讓他的身體越來越糟糕,雖然柏林的就醫環境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好的,不過依舊無法阻止這位總理先生蒼老下去:“所以我招回了勃勞希契等人,在柏林開一個東線的形勢分析會議,這樣一來軍方的人就知道其實他們遠遠沒有準備好一場浩大的戰爭。”

奧古斯有些唏噓,連阿卡多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麽。其實他心中感嘆的是在1914年的時候,德國怎麽沒有一個如同阿卡多一般可以看清形勢的人物。如果那個時候有這麽一個人,德國也許會走的更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