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3/7頁)

他們每人一邊,趴在會議室的長桌上。約尼鋪開一張機場地圖,開始向哈裏尼問這問那。在這位飛行員回答的時候,約尼在紙上畫了一張大樓的草圖。

“約尼想知道大樓的詳細情況,比如右邊的武器庫房和左邊的控制塔。他想知道樓梯在哪裏、窗戶是什麽樣的、到入口的路該如何走等等。他特別感興趣的是,如何在大樓內部的房間之間移動。他也問起如何從到港乘客的報關廳進入離港大廳。我告訴他,兩個廳之間夾著一條走道,但是不能確信是否兩個廳都有出口連接著走道。那樣的話,他們就可以經由走道從到港大廳進入離港大廳。”這也許是約尼第一次聽說有走道或者從外面有入口通往走道。

約尼也對通往二樓的樓梯非常感興趣。哈裏尼告訴他,自己記得的就是往樓梯方向的入口在大樓的另一側,而且,如果從南邊的廣場入口抵達的話,必須要穿過大樓一直走到北邊。實際上,樓梯的入口就在大樓的北部,要經過報關大廳,而不是在大樓外。同樣地,約尼也想知道二樓通往一樓大廳的那扇門的確切位置。他和哈裏尼研究了大樓其他部分的情況,然後問起突擊部隊將要經過的大樓前方的入口廣場——廣場中間是否有柵欄或者其他的障礙,以及廣場是什麽模樣的。哈裏尼也跟約尼講了一些關於控制塔的情況——最重要的是,在哪裏找到通往控制塔頂樓的樓梯。

“他接著又問了一個問題,”哈裏尼說。“‘你覺得烏幹達哨兵看到奔馳車和吉普車該做如何反應?’我告訴他,烏幹達哨兵會按規定行事。這和在以色列執勤的哨兵不一樣。烏幹達哨兵只管分內之事,並執行上級下達的命令。他們會通宵站崗,不打盹。如果有車過來,也不會動粗。他們會吆喝一聲‘停下來!’什麽的,然後拿著刺刀槍對著你。如果你不停下來,他們就開槍。不是因為他們覺得你不懷好意,而是害怕不那麽做的話會被懲罰……烏幹達士兵也許不太機靈,但是很好鬥,所以你必須當心著點兒。”(1)

他們聊了差不多20分鐘。約尼一直提問,而哈裏尼就盡力地回答。“他渴望得到信息,得到更多的情報,”哈裏尼回憶。“他給我的印象很清晰:他完全投入到了眼前的任務中……只要他覺得能夠從我這裏了解一些什麽,他就一句話也不放過,認真聆聽。他一旦得到相關的信息,就繼續往下……”

星期六早晨11:30,伊庫提·亞當召開通報會。會議上,高層指揮官將正式接受最後命令。會議室內外擠滿了高級軍官。主席台上掛著一幅巨型的恩德培機場示意圖。發言的人包括亞當、本尼·佩拉德、丹·肖姆龍、馬坦·維爾奈、西吉·沙尼和約尼。但是,參與任務的大多數官兵都沒有到場,而且通報會的主要目的是走一遍官方程序。

討論的問題大都言簡意賅,雖然空軍部隊的角色做了詳細說明。分配在第一架飛機上的後備飛行員拉米·列維還記得,很多相關的問題都沒有解決,這和空軍的原則相背離。列維在會場提了幾個問題,但沒有人回答。“那些困擾著我的很多問題找不到任何解決方案……沒有時間來計劃所有的事情,也許他們也不想回答所有的問題,因為這樣做只會讓事情更復雜。如果讓事情有一點回旋的余地,你才會更加靈活,行動也能繼續推進。”愛因斯坦把通報會的情況用碎紙片做了記錄,比如將要使用的無線電頻率和代碼。無論記錄得多簡單,這些紙片會起到一個合適的信息包的作用,這也是他在每次行動前都要做的。

在總結陳詞的過程中,亞當回顧了所有的命令。當他快講完的時候,好像是肖姆龍助理的某個人當場請求亞當,讓他任命馬坦·維爾奈為傘兵部隊的總指揮。目前的計劃就是派兵前往沙姆沙伊赫,那裏是以色列最南部的空軍基地。同時,也要等待內閣的最後決議。作為空中指揮部的是一架波音707飛機,但是它在4架大力神起飛幾小時後才離開沙姆沙伊赫,因為它的速度更快並且在東非領空就能趕上大力神機群。波音707飛機上的人員有佩拉德,他負責指揮空軍方面的行動;還有亞當,他負責整個行動的全面指揮。

通報會結束的時候,約尼走到沙尼跟前。“給我再看一下你要把我們降落的準確位置,”他說。這樣的要求體現了約尼的典型特征。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他當然想明確:沙尼對在什麽地方或者以什麽方式將車輛降落沒有任何誤解。他們坐在會議桌旁,重新查看了機場的示意圖。沙尼也借此機會告訴約尼,即使在跑道指示燈熄滅和雷達無法識別跑道的情況下,他也打算把飛機降落在恩德培。“這是飛行中隊自己單方面的備用計劃,”沙尼說。“如果我們找不到跑道,我們就假裝是一架遭遇不幸的民用飛機,然後請求控制塔為我們開啟跑道指示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