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接掌形意

出來混,欠人家是要還的,趙無極知道自己欠孫如海太多,有機會彌補些許,當然不會推辭。

這時,孫如海卻緩緩的從懷裏掏出一個令牌來,交給趙無極,趙無極不明所以的結過去一看,令牌黑色如墨,入手冰涼,看不出是用什麽材質做出來的,感覺很硬很沉重。

令牌一面是一個抽象的動物組成的一個文字,仔細一看,是個‘獸’字,一共有十三種動物,雕刻非常精細美觀,獸字的一筆一劃都能看出一種動物的模樣,或飛龍升天,或猛虎下山,或白鶴歡舞,不一而足,而背面卻是兩個字‘形意’。

“這是?”趙無極疑惑的看著孫如海問道。

“天下形意是一家,華夏形意分外南北兩派,我這一門是北派,融合了山西和河北兩地之所長而成,號稱北形意,當年戴龍邦傳李洛能,李洛能在河北山西廣收門徒,使形意拳得到大發展,這一時期其中代表人物是李洛能的八大弟子:山西的車永宏、宋世榮、宋世德、李廣亨四人;河北的郭雲深、劉奇蘭、劉曉蘭、賀運恒;這八大弟子各有所長,從此,北方形意拳逐步衍化為具備地方特色的山西小架和河北大架,南形意主要在河南一代。”孫如海侃侃而談道。

趙無極不明白孫如海怎麽說起了這個,也不打岔,認真的聽了起來。

孫如海繼續說道:“可惜的是,民國時期,經歷了上時間的戰火後,北方形意一門日漸凋零,四處分散,難以聯絡了,傳到我這一代,更是不如從前,我希望你能接掌我北形意門,成為第三十六代門主。”

“啊?”趙無極驚訝的看著孫如海,萬萬沒有想到居然是這事,手上的令牌也不難理解了,肯定是門主的信物,第一時間想要推遲,但想到自己剛才已經答應下來了,推遲有些不近人情,不由猶豫起來。

孫如海也不催促,靜靜的看著趙無極,耐心的等待,臉上的期望一目了然。

過了一會,趙無極說道:“非常感謝您的信任,既然我剛才已經答應了,就不會反悔,不過,我有些話需要事先說明白。”

“哦,什麽話?”孫如海見趙無極沒有反悔,臉上的喜色更濃了。

趙無極早就知道孫如海一直為形意不振而牽腸掛肚,憂心忡忡,對於這種高貴的品質,趙無極打內心的敬佩,但要自己將孫如海未完成的事情接下來,心裏面有了幾分擔憂,擔憂自己完不成,將來無臉愧對,更重要的是自己即將面對的復仇大計,根本沒時間去復興什麽形意門。

有些話還是說開了好,趙無極整理了一下頭緒後說道:“孫老,您是知道我的情況的,下一步我會將所有的精力放在復仇上,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復仇,需要多少時間,還有沒有命活著,我擔心自己也無力完成形意門復興的重任。”

“你復仇的事情我懂,那可是在和一個國家做對,身邊沒點人是不行的,這樣吧,我形意門現有的人都生活在安逸中,沒有可以挑大梁的,也都有家有口的,不太適合跟你去復仇,門主之位傳給你的事情我會通知他們的,也會將利害關系告訴他們,願意追隨你的,你接納就是,不願意的,就由著他們,另外,你可以將身邊的人收歸門下,戰火是形意拳的磨刀石,更能錘煉人。”孫如海說道。

聽到這,趙無極恍然大悟,雖然自己接掌了形意門,但實際上還是自己,並沒有什麽改變,改變的是自己可以名正言順的招收,傳授形意拳給身邊的人,在提高身邊人的戰鬥力之際,也復興了形意門,是個不錯的辦法。

想通這點後,趙無極豁然明白,這是孫如海在幫自己,讓自己沒有後顧之憂的將武術傳授給其他人,要知道在當今武術界,武術是不可以隨意傳授的,特別是像趙無極這種情況,懂形意拳又不屬於形意門,私自將形意傳出去,可是犯了武術界的大忌的。

想到自己沒有經過孫如海同意就傳授給了成剛和袁國平,心中閃過一絲愧疚,想到自己以後可以名正言順的招收門人了,當即打消了愧疚,答應下來。

趙無極更清楚一件事情,作為一名武者,孫如海的心不可能真的就這麽沉寂下來了,真的就甘心平淡下去,這對一名武者來說,比死還難受,忽然靈機一動,趙無極說道:“孫老,您看這樣行不行,我身邊有一些退役軍人,他們的綜合素質很不錯,我打算招收一些加入形意門,但我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希望您能繼續發光發熱,傳授他們形意拳,您可不能做甩手掌櫃。”

“你是怕我閑出毛病吧?”孫如海目光如炬,一眼就看穿了趙無極的想法,但孫如海畢竟是一個武者,武者的本性是遇強更強,迎難而上,面對困難決不退縮,再加上孫如海本生也耐不住寂寞,是個好鬥的人,要不是上了年紀,火氣收斂了不少,也不會從江湖上淡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