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追不上(第2/2頁)

這和兩個國家傳統作戰理念還有消費觀有點關系,但都有一個共識,城市作戰必須圍死,只有讓城市完全沒有了外部支援,才能保證最終獲得勝利。

齊天林汲取了俄羅斯人兩道包圍圈的特點,采用了美軍多點開花占領制高點的優勢,但是卻只形成兩道北面的厚重包圍線……準確的說,就不能叫包圍了,對吧,充其量算是一條兩邊厚,中間略薄的平行攻擊線,從橫跨摩加迪沙整個北面就開始推進,然後所有後備隊,外圍火力部隊輪番跟著前進……

這也許就是來自中國東方的悠久兵法傳統吧。

圍困其實是最容易讓內部困獸猶鬥,激發出超越常人的抵抗能力,而且曠日時久,圍住的可不光是武裝人員,還有大量平民,很可能會導致人道主義危機發生,無論斯大林格勒還是格羅茲尼的慘烈其實都是圍困下的結果。

反而是讓敵人覺得自己身後有一大片的西南方向完全是自己控制的地盤,就始終讓摩加迪沙武裝力量覺得自己有後路可以退,打起來就不計較一街一隅,火力上一被壓制住就不由自主的往後退。

想包抄麽?幾十部沙狐遊弋在城市西面的外圍,一旦發現任何動靜就開始攻擊騷擾,保證了重火力的側翼安全。

作為東面濱海的摩加迪沙,多年的發展就形成了由北向南長條狀的城市體型,大量的武裝分子、平民都開始向著南邊壓縮!

當然,也可以逃進清真寺避難,但是只有一個條件,不得攜帶任何武器進入清真寺,放棄成為武裝人員,就可以得到安全,那些原本各個清真寺的武裝護衛,虎視眈眈的站在墻頭,最大限度的保證了不願抵抗的平民安全。

摩加迪沙的武裝分子也都習慣性的遵從宗教信仰,不會對清真寺動武。

這個從一邊推移擠壓的戰術其實在早期齊天林帶隊血洗拉達軍火村時候就運用過,現在不過是把那種打法擴大了許多倍,但現在的黑人員工們紀律性和作戰效率也比那時候強了太多。

隨著突擊的房屋越來越多,縱深也開始復雜起來,有些通訊不暢的區域,就開始利用煙霧彈指示,綠色就是那個區域已經清剿順利,黃色是求援,紅色是對方反擊強硬。

齊天林抱著步槍聽著耳機裏面的各種播報,其實光是傾聽外面的槍聲就能判斷激烈程度,因為綠洲公司的員工無論哪個分隊,無一例外所有突擊步槍和狙擊步槍都安裝消音器。

這也是汲取西方作戰的一個優點,采用消音器的步槍,後坐力略小,精度就高點,然後敵人無從判斷攻擊方的槍聲方位,也方便產生突襲效果,最後在室內作戰時候,更能有效降低封閉空間裏面回蕩的槍聲對作戰人員耳膜傷害,更能把注意力集中,所以只要聽見槍聲,多半就是對方的。

狙擊手們其實很少開槍,他們多點開花的占據高處,主要還是觀測,只有發現特別容易對己方產生傷害的爆破手、指揮官、火箭筒手、戰術組織者,才會有的放矢的打冷槍,這樣偶爾的一槍,最大限度保證了他們的安全,也把整個摩加迪沙城內的武裝力量拆得支離破碎,始終無法阻止起像樣的全面防禦線來!

但總有某個區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集結起來一批人,開始占據熟悉地形反攻,所以齊天林看見左翼也就是靠近海邊的市中心區域連續冒起幾蓬紅色的煙霧,就知道那邊有點吃緊,對指揮車叮囑一聲:“我帶人去c1地區攻堅!”

估計是指揮車立刻把這個訊號放出去了,即刻能聽見無數的歡呼聲!

齊天林平端步槍,立刻就順著街道開始往前奔跑,不需要他指點招呼,兩個分隊近百人的僧兵默不作聲的學著他的動作,把各自的步槍平放在兩個肘彎之間,跟在老板的身後,潮水般的狂奔起來!

老鷹還愣了一下,才提著步槍跟著有些跌跌撞撞的奔跑……

最多一個街口,一百米左右的距離,百來人的僧兵就已經無形中變幻成三部分,一隊主要的就跟在齊天林的身後以老板為箭頭,呈錐形前沖,兩支攜帶HK416短突擊步槍的隊伍就在兩側,靠著街道的兩邊,快速的檢查輪番搜索前進,保證齊天林沖擊的街道徹底安全,不過之前的清剿確實比較徹底,沒有殘余分子。

亨特爾已經有些氣喘籲籲了,兩名始終跟在他身後的僧兵不作聲的伸手抓過他的步槍,老鷹甚至都無法做出抵抗,勉強拔出自己的手槍,提在手裏,看著遠處那個邁開大步前沖的身影!

真是拍馬都追不上!

無論哪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