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必須(第2/2頁)

政治人物都是這樣,不會因為一次什麽救命的行為有多感謝,這種事情對他們來說不過是工作的一部分,但是齊天林表現出來的能力卻很能提高安全系數,誰都希望自己去哪些地方都能有個這樣的護身符在身邊,不是麽?

黑格爾也很忙:“辯論會……目的還是達到了,接下來都有很多事情要做,你就只能再在美國停留一段時間了,首先這件襲擊案必須查個水落石出,接下來你也會得到你應該得到的東西,有什麽要跟我說的麽?”他也是同樣的態度,任何一個事件既然發生了,就盡可能的去利用這個事件達到什麽目的,至於私交的事情那是私交。

齊天林有點納悶:“這樣也算達到了目的?”

黑格爾難得有閑心解釋兩句:“所謂的辯論會不過是把這件事換個形式,展示在國民的面前,讓他們知曉發生了什麽,而我們政治官員也在為他們做什麽,另一方也有自己的道理,同樣也從另一個角度在維護他們的什麽,證明兩方都在為美國的國家利益民眾利益服務,這就夠了,所以表面的就是演戲……你這個結束把整個事件的關注度拉到了最高,那麽目的就完美達到了,現在就是要看這件襲擊案的定性是怎麽了……現在的年輕人……唉!”招招手,安排人陪著齊天林,自己也跟幕僚們收拾一下,就一起組成車隊快速離開,他和特裏都還有一系列的政治公務要處理,晚上還必須在另外的場合公開出現,現在需要跟總統溝通一下事態,要知道總統可是一直都在關注這件事,而且FBI也已經在第一時間開始介入這件事,所有當事人都會在當晚接受聆訊,包括這兩名高官和齊天林在內。

所以在事件得到查清以前,齊天林確實不能離開。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清查非常快捷明了,投擲炸彈的年輕人真的就是個美國十九歲的大學生,而且是土生土長的紐約本地美國人,家族史也沒有任何的伊斯蘭關系,可就是這麽個年輕人在網絡上參加了一個美國本土的伊斯蘭極端宗教組織,也就是這個組織臨時在這個辯論會當天早上才通知他來參加這次辯論會現場觀看,並投擲炸彈,臨行前才交給他裝在運動鞋氣墊鞋跟裏面的化學炸彈通過一個極小極為精巧的電子引爆裝置啟動,所以很輕易地就躲過了安保人員對進場時候的搜身,畢竟現在所有的搜查都只對火藥類比較敏感,這種類似液態的化學炸彈體積又很小,真的說不上是現場人員的疏漏。

於是關於這個報名程序以及網上極端組織的清查也並不困難,幾乎就在晚上十一點過,已經有七個相關人士被逮捕,包括制造炸彈的化學專業大學生和為這個襲擊者制作了一個報名小程序進行網上報名的電腦專業大學生,所有證據都表明這是一個跟伊斯蘭極端聖戰組織有關的本土分支組織,一查到國外的上線就斷了,但是在這群人的家裏分別查到各種各樣的炸彈以及襲擊計劃,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針對莎琳娜和齊天林都有的襲擊,因為這群全部都是美國本土青年的最新口號就是要代替那位父親開始復仇!

連齊天林看到這份報告時候,都有點瞠目結舌!

FBI探員對他的態度非常好,可以說沒有任何的趾高氣揚,反而是處處小心,不但主動先給他出示了這份調查報告,還反復詢問他發現整個過程的經過原因,齊天林也不諱言,從自己的專業分析到臨場反應,一一解釋,雙方的交流更像是內部工作,而不是調查人員的聆訊。

因為到了午夜時分,就有助理通知他,美國總統希望能夠接見他。

其實這群人早就知道了,這是必須的……

全美國人都看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