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2 印度門(第2/3頁)

“最近印度人出動的很少了啊,或者一出動就溜回去。”

果然20公裏外正在趕來的殲10飛行員又開始談論這樣的話題,聽起來,這些輪戰上來的家夥頗為焦慮,眼看戰爭結束,卻什麽也撈不到。

“我昨天發射了2枚中距,預警機沒有看到結果,可能擊落了一架米17。”

“如果發現目標,不要急於占據有利位置發射中距彈,最好把它們引到更有把握的距離內。”

幾架無人機正在更低的高度監視地面,待會兒殲16機群將試探性地投下一部分炸彈,這是一種打草驚蛇的策略,一旦敵人隱藏的車輛人員開始轉移,很容易被無人機或者殲16的後座飛行員利用光學設備看到,進而判斷指揮部位置,也可以利用激光指示,發起第二次精確轟炸。

2號機開始向指定的一片松林投彈,間隔時間較大,這樣可以覆蓋較大區域。空投的高度很高,既然無所謂精度,高度可以提防那些地面小口徑火炮或者便攜導彈的偷襲。

落下的炸彈在樹林裏劇烈爆炸,每一顆相隔了約500米。鄭輝穩住飛機,進入自動平飛,這有利於身後的制導員利用光學設備觀察。當然無人機飛的更低些,不受雲層幹擾,但是很更容易被防控網攻擊(實際上犧牲無人機吸引防空火力開火,也是找到敵人指揮部的一個不太明智的方法)“團長,我看到一些車輛從樹林裏跑出來了,但是看不太清,能不能低些。”

“RwS記錄到附近10部搜索雷達,還是讓無人機和指揮部觀察,我們盤旋等待。”

鄭輝否決了後座飛行員的要求,他決定繼續留在8000米空中,防備那些野戰防空火力,同時如果敵人空軍出動,這個高度有利於他掌握機動性。

無人機飛抵敵人車隊進行的區域,看到了燃燒的森林下面一些路虎吉普車以及2.5噸卡車正跑出來,有些吉普車攜帶著隨動發射架,可以看出是笨拙的反坦克導彈。但是這些都無法證實下面有一個高級別指揮部。

一輛奇形怪狀的車輛進入後方指揮部的視線,指揮部最靈巧的分析人員,用了2秒鐘認出這是一種使用悍馬車為載台的8聯的隨動發射架,這是美制的復仇者防空系統。本次戰爭印度方的武器庫裏,又出現了一個新面孔;與門類多樣的印度軍隊相比,中國軍隊的武器總共那麽幾種,可謂乏善可陳。

這種美制短程防空系統的隨動發射架內安裝的是毒刺導彈,對於輕敵的低空作戰飛機而言,顯然是最危險的對手。無人機試圖轉彎離開,敵人的發射架已經開始轉動,此刻高空中的一架殲16已經用激光照射了這部防空車,它顯然是所有四散逃離的車輛中最值得優先解決的。

用一枚沉重的激光制導炸彈消滅這樣一個小目標,威力確實有一些過剩,轟然巨響中復仇者被炸成了碎片。從空中可以清楚看到爆炸後在灌木叢中形成的巨大圓形焦土,附近的植被還在燃燒中。後續趕到的印度車輛都識趣地掉頭逃走。

預警機看到了印度戰鬥機編隊再次出現,並越過新德裏上空,企圖占據射擊位置,從跡象看,它們打算進行一次中距彈射擊。隨著距離靠近,預警機看到的敵機數量從2架增加到了4架,一直保持著很密集的隊形。鄭輝編隊繼續保持高地和姿態偵察地面,現在到了打草驚蛇計劃的關節節點,不能被新出現的,不太嚴重的敵情打擾了,當然他很想保持高度,等待機會為個人戰績增添一筆,對飛行員而言,衡量其能力的標準從來都是擊落了幾架敵機,很少有飛行員會在同行面前誇口,今天又敲掉了一輛悍馬。在同行的議論中,鄭輝確實是一個頗有運氣的人,他的大部分擊落來自於輕而易舉的中距彈工具,而大部分被擊落的敵機,都沒有發現他的存在。

很快鄭輝就感受到了對方的雷達信號,他猜測敵機可能會發起一次R27攻擊,這是獅子或者犀牛中隊的風格,如果對手沒有發現殲10的威脅繼續從南面靠近的話,他們很快就會嘗到苦頭。此刻,殲10編隊開始轉向目標,其長機的指令簡練而有效。

4架殲10一直未與殲16真正會和,這使得他們處在了敵人雷達視野之外,印度最後一架a50i預警機離開後,所有這裏的飛機都處於S300的警戒雷達監視之下,但是這些陸軍雷達似乎與印度空軍的交流不甚緊密,從一向膽怯的獅子中隊實施這樣果斷的迎頭逼近戰術看,他們很可能沒有通過數據鏈或者地面指揮察覺到殲10的存在,或者對殲10的位置和距離掌握很不完整,在語音指引的情況下,這種引發誤判的現象非常普遍,畢竟當兩撥戰鬥機相向飛行時,每秒鐘的相對距離變化就可能超過1公裏。

殲10克制到最後一刻使用雷達,從對手上方1000米2點鐘區域,一下子咬住所有4架蘇30mki,對手被迫在很遠的距離發射導彈,隨即放棄攻擊,俯沖四散逃離,那些飛行中的R27導彈隨即失去指令,滿天亂飛,不過獅子中隊發射導彈只是為了減重逃走,並沒有期待能夠擊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