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 處處被動(第2/3頁)

斯利那加東部同樣處於值班狀態的另一支導彈部隊,也遭受了強大幹擾,不過其致盲的雷達,仍然可以跟蹤到幹擾源的位置,盡管雷達無法探測到目標其距離,但是仍然盲目地以攻擊幹擾源的方式發射了導彈,企圖襲擊區域外的電子幹擾機,這些導彈注定將在燃料耗盡後跌落進山谷,不過其負面意義還不止如此,其垂直發射的方式,迅速暴露了導彈發射陣地的位置(由預警機發現導彈升空大致位置,再有前線蘇30搜索重點地面)。

中國空軍已經在阿薩姆演練過各種反制方式,當然使用衛星制導炸彈顯然是應對戰場上各種暴露出來目標,最快捷也最具性價比的辦法,有時候這種炸彈精度不足的問題,也會轉變成火力覆蓋面積較大的優點。

另一支待機而動的空中編隊迅速向目標,向預設的矩形區域,發射了16枚500公斤炸彈,即使只能打中敵人屁股後面的一片巖石,也足夠讓印度導彈部隊從此擔驚受怕,降低其反擊能力。

敵人的撤退動盡管已經大大超越了演習時的成績的,但是仍然嫌慢,這與該區域的空襲一直不溫不火有重大的關系。炸彈臨頭時,大部分車輛剛剛放平導彈,正依次撤出陣地時,旋即遭到滅頂打擊。中國空軍這次出動的架次之多,攜帶武器之多,超過了歷次的襲擊。當然重中之重,並非解決放空陣地,而是摧毀其隱藏地下的通訊中樞。

鄭輝一直在警惕地了解周邊情況,但是沒有采取任何的主動規避措施,完全按照設定航線向目標靠近,不同功能機群通過預警機的高度配合,是他所在部隊的優長之處。部隊經歷了阿薩姆的作戰,已經成長起來了,雖然這對於雙方都一樣,不過對手最老練的地空導彈部隊幾乎完全被包圍在了提斯普爾周邊,不可能到這一帶找麻煩了。

深入地下的地堡內,梅內亞姆將軍正仔細收聽著,第一輪空襲後的損失報告。有2個獨立的防空導彈營受到了打擊,遠程雷達網遭受了幹擾,敵人竟然通過軟殺傷就破壞了其中一些雷達的器件,使得雷達群部分癱瘓。其余的損失還在統計,他已經習慣了這些損失報告,要麽人員多一些,要麽裝備多一些,也無所謂了。

不過這樣針對防空設施的大規模襲擊還屬首次,應該只是正式攻擊的敲門磚而已,中將可以猜到,地面攻勢不會久了;雖然與美國得到的情報不同,但是他難免想,也許就會在今天晚上?這才是讓他後怕的問題。

遭遇空襲的部隊正在請求救援,以及下一步的部署地點的答復,中將提醒手下,先不要急著下達指令,也許敵人會測量到無線電通訊的位置。他知道敵人手裏掌握著衛星制導炸彈這樣的無解怪物,並且習慣於隨意亂扔這種東西,就像拋灑碎紙片一樣,它幾乎可以代替大部分專業武器,執行各種低沉本高精度的空襲任務。實際上,這種無恥的武器深刻地改變了這場戰爭的樣式,即使你有把握用一枚上百萬美元的地空導彈攔截到它,但是必須說,戰爭的遠景就已經深陷絕望中了。

他的目標位於斯利那加西北的一處平坦的凍土下方。偵察衛星使用的合成孔徑雷達,一直在仔細梳理這片地區的每一個角落,最終發現了精心隱藏過的地面通風口,以及在這塊荒涼地方附近不合時宜出現的配套公路。

從暴露出來的三處通風設備的位置,結合已經搞到的,印度向西方購買的地下堡壘設計圖紙,可以大致對找出地下堡壘的形態,也可以猜出其要害部位的所在。作為唯一投放過此類武器的飛行員,鄭輝編隊載著6枚kab1500,如同死神般,偷偷降臨此地。不過由於沒有掌握地下設施的深度信息,能否取得提斯普爾那樣一錘定音的效果無法保證。

一個星期前,這裏還是梅內亞姆的一處指揮部,現在有一支通訊部隊停留於此,作為指揮連接整個克什米爾以及伊斯蘭堡地區,所有4個集團軍所下轄的12個步兵師外加後勤、技術等諸兵種的通訊樞紐存在。

由於偽裝得力,外加該部隊只使用通訊電纜,該部隊沒有在附近部署可能招來注意力的防控火力,因為沒有誰會認為自己會成為首輪重點打擊的目標。

編隊中一架殲16擔任激光照射,鄭輝從空中掠過目標一角,以防地面火力,進入攻擊範圍後,他投下2枚沉重的炸彈;隨後第二架飛機也投下2枚重型炸彈,情況如上一次如出一轍,唯一不同的是,一切靜悄悄的,沒有漫天飛蝗般的曳光彈,顯然敵人還不知道。

炸彈落到了地下通訊中樞的一處通風口處,鄭輝在空中看到了巨大的弧形沖擊波展開,四面的喬木林瞬間折斷倒伏下來,隨後才是沖天的火球。他想,下面的人一定夠受的。第二架飛機投擲的炸彈,落在200米外偽裝過的出口處,幾天前檢修人員由此進出,並鋸斷了附近的一片樹木,才暴露出了這裏。炸彈無法直接進入由巨石掩護的洞口,而是直接破壞附近的地質結構,將洞口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