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 以快制快(第2/3頁)

老鷹長機從山溝中拉起,也轉向濃煙滾滾的伊斯蘭堡,他並不知道剛才有一架大型運輸機墜毀在那裏,只是希望能借助那裏的防空火力能反擊敵人,好讓自己重獲速度並與同伴在城市上空匯合。

電台裏,地面指揮所不停呼喊著尾隨敵機的位置和距離,趕來的預警機必須水平轉個彎,才能起作用,暫時飛行員只能靠山區的雷達和地面指揮。後座飛行員不停轉頭,提醒飛行員敵人的位置。

“難道是中隊長提醒過的,要特別提防的那架001?”印度飛行員在混亂中,突然想起了這個茬兒。他們遭遇過的大部分駕駛雷電飛行員,技術都十分低劣,有時候在追擊中會自己撞到山上,但是這一架顯然不同,他非但沒有撞到山上,而且幾乎是故意將自己往槍口上引。倒是這會兒,那架雷電又不見了,是不是又有什麽詭計?即使雷電不見了,仍然牽制了印度戰機的一部分注意力,生怕他又從哪裏冒出來。

宋寧向著敵機直沖過來,沒有使用雷達,而是直接冷卻導彈導引頭,他知道必須在航線交錯的當口,迅速解決戰鬥,他可不敢在這一帶拖延,盡管敵人的照射雷達沉默,但是垂直顯示器上一直保留著薩米留下的對這個陣地的記錄。

敵機沉不住氣,迅猛拉起,企圖一舉扭轉劣勢,但是想從宋寧正面溜過去並不容易;2枚通電的pl8導彈,掛加上就捕捉到了熱源,導引頭視野緊緊地盯上目標。宋寧不失時機發射導彈,雷達告警系統同時尖叫起來,提醒有制導雷達跟蹤,他立即轉彎脫離;他知道不需要多看,這個距離上,pl8導彈絕對不會辜負期望。

與此同時,真納公園內的印度鎧甲系統也捕捉到機會,指揮官有些發狂,一氣發射了6枚導彈,他很有把握敵我識別系統會起作用,不會打中自己人。

漫天飛舞的導彈直追宋寧和趙林的編隊,但是距離太勉強,不是導彈數量可以彌補的。

一枚緊追蘇30的pl8竟然被鎧甲發射的9m335導彈擊落,但是另一枚追上了乏力的蘇30mki長機,直接擊中其一側水平尾翼。飛機失去速度後,轉向貝爾齊納布托機場,指揮機無法看清這架飛機其後的動作,或許飛行員想在那裏迫降?不過按照新的規則,這架戰機仍然將按照擊落,計算在宋寧的戰果內。尾隨的宋寧的5枚導彈無法追上強勢加速中的戰機,耗盡能量後,掉在了山裏。

上校的機艙內,燃油不足的警告開始響起,他瞄了一眼剩余燃油,確實很難支持一次完整的偷襲,不過機會在當前,他可不管這些。現在不比當初在冰川地帶深入敵境偷襲a50預警機,只要向西幾十公裏就是己方戰線後,即使跳傘也在所不惜,反正他也不是第一次跳傘了。

印度人的這種拿來救火的新型預警機,漸漸在戰線上嶄露頭角,雖然除了快沒有發現又什麽特別的優勢,但是印度人正在利用這項優勢,所有必須給他們一次迎頭痛擊,讓印度空軍參謀部利用其快速偵察時,有所顧忌。

雷電幾乎躲到了Emb145i的前方下視死角內,戰場上沒有誰注意到這架飛機又跑出了一百公裏,要實施一次自作主張的攻擊。他沒有將計劃告知宋寧或者指揮機,伊斯拉姆少將絕不會允許這樣的偷襲,他自認是空軍碩果僅存的老家夥,是不能夠冒險的。少將正在電台裏大聲呼叫,但是沒有回音,不知道他又跑哪兒去了。

上校將戰機拉起時,幾乎與敵人的航線重疊起來,只是航向相反。如果不是地面雷達網看到了雷電,並提醒預警機掉頭,薩米完全可以飛到更近的距離內。

預警機在高速下,完成了一次壓坡度轉彎,這樣的動作破壞了其雷達的工作條件。待完成轉彎,並改平後才看到,雷電已經內切到了眼前。印度預警機上的人員和遠在興都庫什山脈上空的少將,幾乎同時大吃一驚。

上校看到了預警機轉彎後在高空中留下的巨大弧形尾跡,他將提醒油料不足的音頻關掉,迅速加速至音速。雷達發現了預警機的蹤跡,順便看到了遙遠處趕來救駕的光輝戰鬥機。印度預警機開始發射電子幹擾,破壞雷達跟蹤,不過上校其實也沒有雷達制導武器。

他在雷達孔徑內捕捉到笨拙的目標,這一次顯然可以在稍遠的距離上攻擊。穿過雲層,他就通過目視發現了目標,對手在轉彎後速度一直沒能起來,只有雷電的一半。

雷電的雷達照射大概是嚇壞了目標,它開始做出一系列過載很小的機動企圖擺脫,除了讓上校拉近距離,這樣的動作沒有任何的正面價值,由此也可判斷機組成員的不成熟。他迅速接觸武器保險,在雷達指示下發射了2枚pl8導彈,看著導彈直接飛向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