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 自毀陣地(第2/3頁)

瓜達爾西面。邱容成的其余6輛發射車,全部掉過頭來,進入發射準備。

他部署第二輛搜索雷達以不同的波段開機,結果立即就被敵機截獲,美軍機的幹擾波束來的既快又準,瞬間就癱瘓了這部雷達。顯然那架該死咆哮者具備同時應付2部工作在不同波段捷變雷達的能力,或者還不止。它的幹擾功率完全沒有變弱,邱容成潛心研究了不少年的電子對抗,但是礙於手上裝備的代差,完全無力與這架幹擾機對抗,他知道美機實際上還留了一手,要是真的作戰,它隨時可以丟下幾枚反輻射導彈,那樣自己的兩輛雷達車都將不保。

迫於無奈,他決定在預設的方向上,將所有剩下的18枚導彈全部發射出去。預計印度艦隊應該就停留在他在地圖上畫的那個,大約300平方公裏大的紅圈內,不會移動。

他快速設定了發射次序,隨即陣地上發出陣陣火光,一枚枚導彈拖著巨大的火焰絕塵而去。導彈在空中按照駕駛儀事先裝定的航向角轉向修正偏差,同時借助助推火箭的力量迅速爬升並加速。助推火箭分離後,導彈開始下降高度,以躲避敵艦的警戒雷達。

印度船隊正集結在距離瓜達爾港正南40公裏的一片區域,與邱榮成的預計出入不大。它們尚不知道先遣搶灘艦隊的命運,美國幹擾機施加的噪音幹擾,對印度艦隊的通訊也有作用,實際上雙只在戰略和情報層面有不可告人的交流,還遠沒有形成戰場上的默契勾結。

邱容成按照大致方位齊射導彈的方式,實際上是出於無奈,除了需要仰賴運氣之外,最大的問題是將目標分配的決策,完全交給了導彈自己,而導彈對目標的取舍取決於一些簡單的判斷,最重要的當然是看大小,也就是說這十幾枚導彈從大致一樣的方位和時間飛向目標群時,極有可能會選擇同一個目標,這幾乎是無可避免的結果。而在這支登陸艦隊中,最大的幾艘船只都不是印度海軍的。

印度國家航運公司(SCi)的幾艘萬噸滾裝貨船,正滿載著軍車和火炮停在海上,他們等待著在瓜達爾港陷落;按照國防部的計劃,她們將有一個上午的充裕時間進港卸貨,然後返回卡拉奇,將另外一個步兵師裝運上船後重新回到這裏。

遠處的C802導彈的主動雷達先後開機,然後開始選擇各自認為比較有價值的目標。隨後導彈進入完全的掠海飛行階段,以變化不定的航線接近目標,以防備對手的各種反制,實際上基於它們一致選擇的民用船只而言,這樣的措施顯得有些多此一舉。

發射陣地上的邱容成,已經將所有能射出的的導彈都打出去了,他竭盡所能將事情做到最好,雖然還有2枚導彈出現了故障,留在發射車上沒有打出去,不過他管不著了。

現在,他的主要任務就是收拾東西走人,在這之前,還得將親手修好的這些裝備統統破壞掉,顯而易見,將要在俾路支省出現的新政權,不會對中國政府太友好,這些武器不能落到他的手裏。

技術人員正在雷達車上的關鍵部位安放炸藥,這次破壞一定會比之前的那次徹底得多,保證可以讓任何接收者放棄修復的念頭。

邱容成放眼向導彈絕跡的方向望去,只見遠處的海平面上泛起了一片紅雲,顯然在這映天紅雲下面,那片礙於地球曲率他看不到的地方,正在發生著一次劇烈的燃燒。盡管無法看到戰果,不過老邱已經可以猜到,攻擊肯定是有了一些收獲。

一名巴基斯坦軍官走過來,將一個遙控引爆器塞到他手上,他掂了掂。

“美國人的全頻譜幹擾,不會對這個東西都起作用吧?”

“應該也會有作用,不過至少一公裏內不會有問題。”

他長嘆了一口氣,黯然走下發射陣地。對他而言,任務已近尾聲,完成的也還算圓滿。不過他心裏沒有一絲的得意,有的只是更多的緊迫感。與咆哮者的有限對抗讓他意識到了什麽是真正的差距,美國人幾乎靠著軟殺傷就癱瘓了整支導彈部隊。

“我們只是挫敗了印度海軍的一部分計劃,不過阻擋不住他們在這裏登陸。”他對巴基斯坦軍官說道。這些話都是事實,那名負責護衛陣地的軍官默默地點了點頭。

瓜達爾港內的槍炮聲一直沒有停歇的苗頭,城區內的爆炸聲此起彼伏,似乎沒有印度軍隊的登陸,這座港口也將不保了。

“該走了,我們向圖爾伯德轉移,那裏很快就會失守了。”邱容成接著說道。那是一座中國人設計並施工的港口,幾乎還沒怎麽使用過,眼看著就被戰火淹沒了,說起來確實讓人心有不甘。

“你們造的港口,倒是要便宜了印度人。”

“不會長久的,等著瞧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