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 精確搜索(第2/3頁)

瓦弄西南15公裏的山溝上,趙長斌正在準備摸黑向下攀爬,上級將決策權下放給他後,他決定親自下去探查一番。他並不指望自己能在這麽多敵人中救出2名飛行員來,但是無論如何得試一試;考慮到上級使用巡航導彈展開攻擊的機會很大,他還必須對敵人的重點目標進行測量,地形匹配只是常用的中段制導模式,如果無法知道主要目標的坐標位置,攻擊仍然不會有準頭。當然還有另一種辦法,就是利用峽谷兩頭較窄的地形特點,直接用戰鬥轟炸機在出入口處投彈,破壞道路,這樣也可以將這支部隊困在此處,然後再阻斷其余方向的工兵接近,也可以達到不使其投入戰鬥的戰術目的。

他留下2人在懸崖上等待通訊並監視路口,然後率領著其余3人向下攀爬,他的夜視儀具備紅外熱像與圖像加強的綜合作用,這使得他所看到的,除了溫度較高的人體,冷背景中的樹木、巖石以及無植被遮蓋的小陸,都能很好地區分開來,對於夜間穿越復雜地形有相當作用。

趙長斌順著開裂的藤條慢慢向下,盡量不碰落石塊或者枯枝,以免被敵人聽到,他最擔心的就是附近有敵人的軍犬,那幾乎是他在夜間的最大罩門了。

下面噼噼啪啪的響聲,可以看到一列十個人的印度巡邏隊,正齊刷刷地從下面走過,趙長斌猜測地面以前是一條河床,所以布滿了石塊。他放慢手腳懸在半空,以免敵人察覺。

印度兵的手電筒不時向空中掃過,光斑有時候也從偵察兵的身邊劃過,不過趙長斌不怎麽擔心,他對自己的偽裝很有自信。

待巡邏隊剛走過,他已經慢慢下到了谷底,踩到了鵝卵石上,很顯然這裏曾經有過一條河,不過已經改道了。他蹲在原地等了一會讓,等後面的戰士全都下來了,才遠遠地跟上巡邏隊前行。他一直以來一直有一條經驗——跟在巡邏隊後面行動更安全些。至少不會突然間撞上他們的燈光。

寂靜的谷底布滿了成片的帳篷,這些帳篷全部頂著偽裝網,並且沿著懸崖布置,燈火管制極為嚴格,除了巡邏隊和少數哨兵,沒有看到半點的燈光。這些措施顯然是為了對衛星以及無人機進行防範。卡車也是如此,一溜整整齊齊地貼著山停放著,可見這支部隊的軍官是個帶兵有方的人。

趙長斌停下,他對照著計算機上的數字地圖上,將重要裝備直接在地圖上標記下位置,一旦這些資料上傳,巡航導彈就可以按照其信息,直接鉆進谷底在標定的位置爆炸。話說回來,在這條河谷對於隱藏來說真的是絕了,除了它曾經是一條河,足夠麻痹對手以外。有人駕駛的飛機也很難鉆進這麽狹窄的山谷,即使鉆進來,也不可能完成任何精確制導的攻擊,好在中國軍隊現在已經擁有多重的精確打擊手段,顯然可以用新的手段來克敵制勝。

遠遠地,趙長斌可以看到幾輛通訊指揮車停在一處轉彎處後面,其後是幾輛坦克底盤以及上面的防空導彈,趙長斌在山崖上方時,已然看到過這些導彈,但是並沒有看到更隱蔽指揮所可見下來一趟還是有好處的,他調節了一些頭盔上攝像機的焦距希望傳回一些目標大致的輪廓,但是與中繼無人機的通訊已經中斷了。繼續走了一段路,遠處的巡邏隊走路的聲音已經完全聽不見了。趙長斌凝神屏息地蹲在原地聽了一會兒,似乎是機械發出的單調的運轉聲,其間還夾雜著某人說話的聲音,說話聲時高時低,似乎不是難懂的印地語,而是某種帶著印度口音的英語?他轉過曲折的河床,從一排車輛後面看到了一頂很大的帳篷,這頂帳篷有些與眾不同,裏面微微透出了燈光,帳篷上方還有各種天線,在其後還有一部裝在卡車上嗡嗡響著的發電機組。

可以看到帳篷外有2名崗哨,趙長斌決定深入營地。他半轉身示意後面的人停下,然後自己用最安靜的手法慢慢靠近。帳篷裏傳出的聲音清晰起來,有一個人正在說著什麽,但是沒有對話,也不像是在打電話。隨著觀察角度的變化,他又看到了,剛才在深山裏見過的那輛吉普車也停在了帳篷旁邊,那堆亂糟糟的降落傘還在後座放著。而在另一側,有幾輛裝備著機槍的裝甲車,槍口對著各個方向,裝甲車上不時有人上下,顯然是在指揮部外值班的夜間警衛部隊。

296中隊(相當於營)的摩加瓦少校正,此刻正在帳篷內。他用生硬的英語詢問著被俘的中國飛行員。飛行員就坐在那裏,傷口已經進行了包紮,而且沒有限制自由。少校顯得十分隨和友善,整個帳篷裏只有他與另一名等著做記錄的副官,不過無論他怎麽提問,1個小時來,這名輕傷的中國飛行員仍然是一言不發,似乎聽不懂少校的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