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劍閣崢嶸而崔嵬

又是一年五月端午,因為‘上任途中遭遇白水關逆匪阻攔’,新任益州牧田豐田元皓在祭祀、閱兵以後,正式在漢中郡南鄭城外親自發布了加蓋著燕公印璽的伐蜀檄文。

這篇由王象所擬的檄文首先承認了劉焉被漢室任命為益州牧的合法性,卻又旋即詳細且微妙的引用了光武帝與公孫述的故事,並討論起了天命這個敏感的話題。

而在長篇大論之後,檄文最後明確指出,不管劉焉的治政水平如何,所承襲法理如何,天命昭昭之下,既然代表了天命的燕公委任了新的益州牧,那劉氏父子如今便不再有任何資格和法理依據來統治益州。所以,此時白水關守將張任以劉焉的名義進行的抗拒之舉,實際上形同謀逆。

燕公有充足的理由發兵平叛!

檄文既發,一直屯駐漢中的冠軍將軍趙雲便親自率副將程銀、楊奉,以楊修為參軍,法正為軍司馬,直引兩萬步騎,出陽平關,直撲白水關而去。與此同時,剛剛抵達此處的步兵校尉張郃,也與漢中本地都尉申耽、別部司馬申儀、別部司馬孟達匯集,合兵一萬,卻又一分為二,出上庸,入巴郡,然後沿著巴郡兩條南北走向的江水,也就是潛江、不曹江,一路向南而去,是為偏師。

這還沒完,也就是五月端午這一日,在陳倉等了許久的公孫越也即刻以都督西四州軍事的鎮西將軍之名,正式下令出兵。

雍涼二州因為武關靜坐戰的緣故,之前官渡大戰根本就沒能參與,此時發生在家門口的伐蜀之戰卻是正該合用……一時間雍州出糧兼出兵,涼州出兵,卻是瞬間動員起了四萬步騎!

雍州兵出散關,涼州兵直接順天水南下,卻是匯合於武都郡一處喚做沓中的小型盆地之內……其實,此地原本連名字都沒有,如今卻因為五官中郎將公孫定引本地降服的羌人、氐人,還有韓遂降卒一起屯田於此,而瞬間揚名於天下。

四萬大軍匯集,即刻南下經孔函谷開入益州廣漢屬國,廣漢屬國都尉直接率領本地駐軍、羌部舉國投降,卻是將陰平道拱手交出。

而陰平既然入手,正如漢中太守郭奉孝之前猜測的那般,陰平道、陽平關一西一東,兩面夾擊,蜀道正途上第一個釘子,也就是白水縣與白水關了,卻是順便擋無可擋……而隨著西面白水縣的降服,白水關守將張任無可奈何,只能在接到嚴顏的命令後主動後撤,退往身後葭萌!

算是將白水關拱手送上。

這個時候,燕軍基本上毫無傷亡,而到達沓中的鎮西將軍公孫越也就沒有啟用必然會有大量減員的‘出陰平偷渡摩天嶺’一策,而是按部就班,順著大路向南,逼近葭萌縣,然後聚全軍之力,起砲車攻城。

你別說,事情居然一帆風順!

原因很簡單,駐守葭萌的蜀軍根本就對砲車毫無概念,即便是嚴顏、張任這種級別的優秀將領對砲車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史書中而已,卻不知道這種武器經過官渡之戰的實際檢驗,與公孫大娘提議的標準度量衡下的標準化之後,早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葭萌城也好,葭萌關也好,嚴顏早已經下令將附近的大型樹木給砍伐殆盡,根本沒往砲車上想,卻不料人家燕軍中的隨行工匠早在漢中便已經開始熟稔的制作起了帶著輪子、可以拆卸運輸的‘霹靂車’!

而冠軍將軍趙雲順西漢水而下抵達葭萌後,先老實了十幾天,然後忽然間就擺出了十幾架霹靂車!

在連續不停,數日亂轟之下,葭萌城城墻漸漸不支,於是嚴顏當機立斷,再度選擇了棄關撤兵。

不足一月,燕軍連破蜀道上兩大名關,堪稱士氣如虹……但也僅僅如此了,因為就在葭萌城身後,西漢水的另一邊,那條通往蜀中腹地與巴郡閬中城的必經之路,喚做劍門道。

此時此刻,距離某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諸葛丞相設立劍門關的時間,可能還有一個時空維度的距離,所以此地只喚做劍門道而已。

然而,所謂劍門道,顧名思義,此道左右兩邊,一個山勢鋒利如劍,喚做大劍山;另一個也山勢鋒利如劍,喚做小劍山。

兩個險要山峰之間,夾雜著一條綿延三十裏,倚靠著懸崖峭壁、山丘陡坡人工而成的狹窄蜿蜒山路棧道,便正是著名的劍門道,或者說劍閣了。而三十裏閣道的盡頭,在大劍山的中間,卻又有一條天然一線天,最窄處不過區區五六十步!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說的就是這個破地方!

而嚴顏何等宿將?張任何等謹慎?

二人既然撤兵,便一邊撤一邊直接將三十裏棧道拆的幹幹凈凈,而等過了這三十裏閣道,嚴顏自往身後涪水關屯駐,以作大本營,卻又讓張任引兵五千,在大劍山那個一線天處壘山石為營,以禦燕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