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2/4頁)

依舊光著膀子的張遼旋即失笑:“其實,僅憑三月前兄長便直接從太原過來尋我,我就覺得牛輔要倒黴了,因為用間到了如此地步,確實讓人服氣的無話可說。唯獨如今的局面,衛將軍就算是能在陜縣攪一攪風雨又如何呢?關中的穩固擺在那裏,而弘農的重兵也是如此,在這裏折騰,恐怕便是有所得勝,也不過是個僵持的局面。”

張泛微微蹙眉:“這就不是文遠你要操心的事情了。”

張遼見到自家親兄長不爽,也不敢多言,只是搖了搖頭,便立即擦了身子,然後穿上衣物進房中休息去了。

夜色幽遠,幽州軍連夜到陜縣城下威嚇了一陣後便回撤到了陜陌上,然後借著原關西軍的營地紮營,很快就因為疲憊和夏日時節的溫暖氣候而迅速入睡。

不過,作為一軍主帥,公孫珣卻依舊在和軍中兩名僅有的高層討論著什麽事情,而很快,向來沉悶的高順便率先告退,只留下戲忠與公孫珣相對而坐,久久不願離去。

“君侯,我本不該再輕易過問軍事,可是如今的局勢,屬下卻有一言不吐不快。”戲忠目送著高順出帳而去,過了許久才在搖曳的燭火下開了口。

“你是在擔憂徐榮、張遼二人那裏會出問題,還是擔憂身後突然有兩萬大軍出潼關奔襲我部,又或是擔憂河北大局?”正在看什麽書的公孫珣擡起頭來,倒似乎是早有預料,並無多少驚愕之意。

“我……”戲忠猶豫了一下,但還是正色應聲。“不瞞君候,我都擔心。”

“沒什麽好擔心的,事到如今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公孫珣不以為意。

“話雖如此,可盡人事卻是要付代價的。”戲忠不以為然。“今日這一個平原營壘,便傷亡了數百……”

“可總是要不負人的。”公孫珣聞言放下手中書籍,霍然起身,然後負手在帳中踱起步來。“就拿眼前來說,若是徐榮、張遼無動於衷,我都殊無恨意,因為早多少年前我就懂這個道理了,在人心這個事情上面,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是最特殊的那個。故此,事情一旦不成,我就幹脆撤軍,留高順在河東,然後全軍轉回河北!只是志才,若他們不負我,我又該如何?”

戲志才苦笑搖頭。

“若他們不負我,我又如何能負他們呢?”公孫珣繼續負手言道,宛如自言自語。“若徐張不負我,那總要打當前這一仗的,屆時先不管勝負,無論如何得到陜縣把他們二人及其所部給拉走才行吧?你說今日的傷亡固然可惜,但若是徐、張反水,我不去救,又該死多少人?”

戲忠抿嘴不言。

“至於潼關後集結的兩萬大軍。”公孫珣繼續言道。“咱們二人無不可言,我心裏其實對賈文和還是有些期待的,他是個真正的聰明人,我總覺得他是有法子能幫我看住呂布和潼關身後兵馬……”

“可萬一呢?”戲忠還是再度忍不住搖頭。“萬一賈文和信不過又如何?萬一他攔不住後面那兩萬兵又如何。”

“那就沒轍了。”公孫珣停下腳步道。“就還是那個下場了……逃回去,回河北處置袁紹,我又沒說一棵樹上吊死。”

“我也知道君侯在河北有所安排,並無擔憂袁本初能猝然擊破我們。”戲忠繼續嘆道。“其實若我所料不差,若君侯一日不敗,或者君侯一日不入關中,他恐怕未必就敢明刀明槍開戰,只是在周圍掏地盤而已……但我還是那句話,弘農事還是可以為的,可關中大局,未必能指望弘農,也未必能指望賈文和。”

“你莫不是糊塗了。”公孫珣忽然失笑。“說的好像我只把心思放在賈文和身上一般,如果是這樣,依照我對其人的了解,他反會對我失望吧?”

戲志才也是忽然間反應過來,旋即不言。

潼關處,黃河水聲與山谷蟲鳴聲中,被公孫珣看重卻又沒有真正倚仗的賈文和也在望著幽幽夜色感嘆,因為他剛剛得知了一件重大消息——身後華陰聚集的一萬五千大軍的主帥董旻,忽然只帶數千騎兵星夜折返長安去了,這讓他省了很多心思,但也讓他有些失神。

話說,董旻回長安不是誰的計策,也不是他枉顧大局,恰恰相反,他回去是因為身後有變不得不回——長安有人試圖刺殺董卓,此時需要有人領兵回去穩住局勢。

“真是亂成一甕粥啊。”就在賈詡立在潼關城門樓上遙遙眺望夜空之際,不知何時,潼關主將呂布一身甲胄完備,竟忽然出現在了此處,然後昂然往賈文和身側走來。“賈君,你說彼輩為何突然要行刺相國?”

“不是相國,而是太師了。”賈詡面色不變。“拜位太師的旨意已經發出去了,相國也受了,據說這些人就是準備趁著相國拜位太師的時候動手,只是召集的人中有人離開後便徑直去告發,這才被發覺了而已……至於為何,難道不是衛將軍就在關外徘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