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呼喝而死

程遠志和黃巾軍一開始就弄錯了一件事情。

漢軍此番出城迎戰,根本不是為了應對突襲,而是早有準備,一開始就要在今日清早傾巢而出,然後大舉突襲黃巾軍大營的。只是好巧不巧,那位死了兒子也發了瘋的張副帥正好也看準了清晨這個時間段便於突襲,於是雙方就這麽直接撞到了一塊。

戰場之上,什麽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這種事情也只能說份屬尋常,而接下來才是真正考驗雙方部隊的地方……無論是雙方前線部隊的戰鬥力,還是雙方指揮官的判斷與應變能力,此時都顯得至關重要!

對於黃巾軍來說,這種猝然相遇最起碼讓他們提前發現了漢軍,避免了被突襲的情形,而如果程遠志程大帥能夠一開始就意識到這種可能性,轉而提前在前營有所準備的話,說不定黃巾軍還真就抗住了呢!

但是他沒有想到,而且也沒有做出正確的反應……事情就是這麽簡單明了。

可與之相反,公孫珣看到黃巾軍前營湧出援軍後,卻是當機立斷抓住了戰機,在最合適的時候以堂堂兩千石的身份親自出城迎戰,激勵士氣,鼓舞全軍向前。

一正一誤,勝負之勢當即分明。

張副帥的奇襲部隊,率先潰退,驚慌之下直接向著黃巾軍前營倒卷而去;而出營接應的援軍未及作出反應,便稀裏糊塗的失去了戰鬥力,被連帶著往後而走,反過來成為了潰兵的一部分;至於當先獲勝的漢軍,則驅逐敗兵如驅牛羊一般,緊隨其後追入敵軍營中!

前營當即失守!

而且,事情還沒有完!本就決定今日決戰的公孫珣怎麽可能會讓勝勢就此終止?

先是所有騎兵不顧一切,一分為二,在大營外左右突擊,徹底遮蔽住了戰場兩翼;再是大量只是簡單持長矛、負木盾的布衣輕裝步兵奮力從城中湧出,跟著前面的漢軍繼續往前推進;然後又有無數簡直就如同壯丁一般的士卒,只是持一副弓箭便緊隨而來……

林林總總,居然不下萬人!

這一戰,大概是黃巾軍自起事以來所遭遇到的最大規模漢軍反擊了。

漢軍攻勢如潮如浪,自幼在臨海的廣陽郡長大的程遠志一開始便有了面對大海的感覺,而在他試圖調度後營以外的軍隊卻沒有半點回應以後,這位黃巾軍渠帥更是完全陷入到了慌亂之中……他根本不能理解,為什麽五日前還攻城略地氣勢如虹的小三萬大軍,會變成眼前這個局面?

不過,程遠志一定還不知道,身為一軍統帥,在這種規模的戰鬥中手足無措,本身就是一種極度不負責任的行為,他便是喊兩嗓子,親自聚攏後營這邊的部隊迎戰也是好的,也比立在這裏手足發涼要強!

連日戰敗導致的士氣崩亂,毫無作為的軍事統帥,擅自行動的軍事將領,以及最重要的一點——所謂‘大軍’本身其實毫無真正的大規模戰鬥經驗!

於是乎,在漢軍有層次、有計劃、有組織的大反擊中,黃巾軍幾乎是從一開始便呈現出了崩塌式的潰敗!

當然,在有著密集營盤的戰場上戰鬥,黃巾軍又有如此的規模,而漢軍終究也是良莠不齊,所以即便是一開始便已經形成了一邊倒的局面,可戰鬥依舊是從清早開始一直持續到了中午時分才徹底告一段落。

幾名太平道信眾出身的小帥,強行將程遠志架起來逃離了戰場……雖然是理所當然的舉動,卻也讓疲憊至極的漢軍得以不戰而取下了幾乎完整的黃巾軍後營。

不久之後,那個白馬旗也得以取代了寫著黑色黃天二字的土黃色大旗,掛在了之前程遠志所立的後營高台之上。

全身披掛,還覆著那件玄色錦緞披風的公孫珣騎著一匹白馬,直接來到了旗下的高台上,然後眺望著這些黃巾軍逃竄的方向若有所思。

“君侯!”

“請君侯下令!”

“請君侯明示。”

諸將興奮之余,不免紛紛前來請示。

請示是必然的……漢軍接下來何去何從只能公孫珣做主,而且確實有些難以讓人決斷,因為按照眼前局勢估算,大概是因為漢軍兵力有限,然後又被占地面積廣闊的營盤所阻礙的緣故,居然有上萬黃巾軍逃了出去!

那麽接下來,是宜將剩勇追窮寇,鼓動全軍追擊不止,以求徹底覆滅黃巾軍?還是到此為止,先行休整,同時接手黃巾軍遺留下來的大量軍械物資,並就地從俘虜中招募青壯好呢?

前者的好處毋庸置疑,可後者也絕非是因小失大……須知道,這一戰雖然獲勝,可從整個戰役的角度來說,接下來還需要即刻出兵解救範陽之圍才行!

這麽一想的話,前者固然是痛快了,也省的這一萬多人逃回廣陽郡或者讓他們匯合範陽之敵,以產生後續的麻煩;然而,後一種方式,似乎才是應對廣陽之圍的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