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順逆藏於心(下)

張梁來去匆匆。

小坡上,公孫珣卻是一直沉默,甚至於閉目出神起來,隔了許久,方才睜開了眼睛。

“主公!”婁圭見狀趕緊上前。“此事……”

“喚張晟過來。”公孫珣幹脆言道。

“喏!”

張晟失魂落魄,手持九節杖的他宛如行屍走肉一般來到公孫珣身前……其實,昨日張晟到了張角處為了將事情解釋清楚,便將諸事全盤托出,當時就已經知道了當日襄國縣寺內公孫珣所持‘張寶書信’是假的了,而且也因此一時脫開了心結,並因為對大賢良師的愧疚而愈發主動了起來。

然而現在嘛,只能說這位趙國太平道首領之前的種種心思,都宛如笑話一般了。

而且大起大落之下,昨日這張晟越是對張氏兄弟心生愧疚,越是覺得撥雲見日,今日就越是覺得憤恨沮喪!憤恨,自然是憤恨大賢良師兄弟如此薄情寡義,將自己和一眾趙國太平道道人拱手讓出;沮喪,則是哀嘆自己身為一個小人物,在劉焉、張角、公孫珣這些大人物的交易中宛如風中枯草,毫無半點自持之道。

不過即便如此,張晟也不願意放棄最後一絲希望……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自己手下那些篤信《太平經》,一心一意為了致太平而奔走於鄉野的基層太平道人。

“君侯在上!”張晟扔下手中的九節杖,僵硬的給對方叩首之後,也是異常幹脆。“方伯被刺,要拿趙國的太平道人做交代,晟身為首領,自知毫無幸理,唯獨手下諸多道人,本是清白之身……”

“莫非還冤枉了你們不成?”一旁的婁圭聞言頗為無語。“刺殺方伯的難道不是你們太平道?你難道不是你家大賢良師在冊的弟子?你的那些屬下難道不是太平道人?說到底,你們若是覺得死不甘心到也罷了,至於清白……你們又何清白可言?”

面對婁子伯如此連番追問,高瘦的張晟一時抿嘴無言,只是幹跪在那裏,因為他知道,若是這番問題回答不好,恐怕是救不了自己那些下屬的。

當然,公孫珣也沒有催促他的意思,坐在馬紮上的無慮候只是和身旁關羽一樣,眯著眼睛去看遠處因為早上開飯而變得繁忙熱鬧的河堤工地罷了。

“回稟婁督郵。”良久,張晟側身對著婁圭叩了下首,然後方才咬牙解釋道。“刺殺方伯的悖逆之輩,乃是钜鹿張氏兄弟,而我們太平道上下不過是被他們借著《太平經》經義欺瞞哄騙而來的可憐之人罷了……還請您和君侯一並明鑒!”

“你能說出這話來,倒是真有幾分醒悟了。”坐在馬紮上的公孫珣從遠處收回目光,然後再度盯住了此人。“可我還要問你……那張角到底為何要哄騙你們?他們要借你們做什麽?”

“還能做什麽?”張晟勉力擡起頭來,對著公孫珣咬牙切齒言道。“當日君侯不是還曾讓我辯解過此事嗎?我家這位大賢良師苦心經營,各方聯絡,無外乎是要謀逆篡位,以黃天代蒼天,以張氏代劉氏!”

“說的好。”公孫珣微微頷首,卻是再度追問。“那我再問你,你們太平道中真的全是清白之人嗎?真的全是被你家大賢良師哄騙進來的嗎?”

“不是!”張晟毫不猶豫的應道。“此事君侯當日也同樣有所見教,我們太平道中除了如我這般用來傳教之人外,其余首領多是各地豪強大戶,他們或是因不能入仕對漢室不滿已久,或是幹脆就為野心熾烈之輩……這些人才是跟大賢良師一體的,如我輩篤信《太平經》之窮困之人,不過是……”

“不過是什麽?”公孫珣循循善誘。

“造反嘛,總是要有兵卒沖鋒在前的。”張晟一時失態苦笑。“我輩自以為是在教化百姓,是在治病救人,是在致天下太平,其實不過是在為大賢良師圖謀大事而糾集人手,宛如幫兇……我明白君侯的意思了,我輩確實該死!”

一直都好像沒有反應的關羽終於睜開了眼睛,轉而看向了圪蘆河的下遊……剛才張梁便是沿河而走的。

“其實能說到之前一步,我便不會殺你那些下屬道人了。”公孫珣眯眼看著此人言道。“說到如今這一步,我連你也都不會殺了……你也是知道的,太平道大小三十六方,遍布天下,萬一不可制,勢必禍亂天下,留著你主持趙國太平道事宜,倒是比殺了你更合適一些。”

張晟早就紅著眼睛擡起了頭來,聽到此言,更是毫不猶豫的俯身再拜:“君侯的意思我已經懂了!但有我在,就絕不讓趙國太平道生亂。便是真到了事情不對的那一日,也一定會對君侯有所報答!只是……只是,君侯此時若不殺我,何以在方伯處交代?而此事若不能有所交待,钜鹿那裏又怎麽會不對我生出疑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