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岔口

歡呼聲中,公孫珣也是一時驚愕無言。

要知道,打高句麗人當然沒問題,對誰而言都沒問題,因為這年頭大漢是唯一的中央之國……這話的意思並不是說大漢霸道和強橫成想打誰就打誰的地步。畢竟大漢也會陷入戰爭泥潭,也會戰略退縮,也會慘敗。而是說大漢從骨子裏根本沒把周邊別的政權當做是個什麽什麽國家來看,打了你、吃了你以後,所有的漢人都並不覺得這是打了你、吃了你……

他們管這個叫做開疆拓土,叫攘夷內化。

或者換個說法,大漢和別的政權之間,不存在任何對等性,國界、宣戰、外交縱橫,這些概念早就已經消失在始皇帝統一六國那個時候了,何況是四百年後的此時此刻?便是鮮卑人,便是檀石槐這樣的一代天驕,桓帝一開始的也不過是捏著鼻子要封對方為王而已,不願意接受赦封,那就捏著鼻子懟唄!

而互懟的時候,邊郡上報的文告也經常是賊人寇邊……一個賊字,一個寇字,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回到眼前,玄菟郡只是一個區區五座城的小型邊郡,卻愣是跟高句麗來來往往打了幾十回,也沒看到誰說這叫擅自開戰。實際上,邊郡發動反擊或者掃蕩是不需要跟中央匯報,也不需要跟刺史打招呼,極端一點的時候,一個長史就能引兵出界,都不用太守和都尉的。

當然了,這一切都得有兩個前提。

首先是你得靠自己的力量,真要是像上次打鮮卑那樣,不統一調度不可能有力量出擊,那你自然要找天子討論一下;其次,你得懂得承受自己軍事冒險的後果,成且不說,敗了也不要埋怨人,夏育死的時候就很體面嘛!

不過,公孫珣並不覺得自己會輸,他只是去打一下高句麗人的坐原防線,若是啞啞可慮真有那麽大本事從內部撬開這個讓玄菟郡十幾年都沒轍的防線,那他自然要順勢而為,趁著渾江結冰,一舉沖到丸都山下的高句麗國都,來一票大的。

而若是啞啞可慮不給力,然後坐原防線敲不開又如何呢?

那就敲不開唄!

這種堡壘密集的防線若是一下子敲不開,那他公孫珣是瘋了嗎還拿人命往上填?最多就好像公孫域和他的繼任者耿臨一樣,大不了灰溜溜轉回來,然後也不會有什麽過分的傷亡,該撫恤撫恤,該給高太守還有自家老娘賠不是就賠不是,還能如何呢?

實際上,也正是基於這一點,呂範和婁圭才會提出這麽一個計劃,公孫越和公孫範才會這麽毫無保留的跟過來,趙苞才會捏著鼻子認下……因為所有人都不覺得對一個外族政權的動武是什麽過分的事情。

至於說審配和王修?

審正南是報恩心態,他這人仰慕古人烈風,公孫珣便是讓他去犯罪他都會毫不猶豫的去做;而王叔治,王叔治當時雖然有所勸諫,卻是勸公孫珣應該對太守坦誠一點……而這才是問題真正所在,眼前這些人中,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公孫珣是瞞著高焉高太守私自成軍的!

當然了,即便是如此,即便公孫珣本人膽大包天,可私下裏也是有些忐忑的,他最擔心的便是這些幾乎算是被他誆騙來的民防……這些人是漢人,是正兒八經的大漢子民,若是真不想打仗,那自己又能如何呢?

實際上,這也是公孫珣一開始計算兵力時,只是把這些人當做押運糧草的民夫來看待的緣故了。

而現在,這些人聽到自己此行是要去打仗的消息後,居然是歡呼雀躍……這如何能不讓公孫珣驚喜交加?

“不想兄長來襄平不到半年,便已經得人心如此!”回到眼前,一片愕然之中,公孫範倒是第一個出聲感慨。

“主公,”呂範掌管那個數千人的民夫大部,自然是對軍中情形有些耳聞,所以往自己身後隨口問了幾句後,也是立即出列。“士卒都稱主公您是北疆名將,戰必勝,攻必克;而且賞罰分明,恩威並重……故此,全軍上下皆願為主公效死。”

公孫珣當即大笑不止,而幾名部族首領也是看著周圍漢軍各自凜然。

“恭賀令君,聞戰則喜,軍心可用!”就在這時,審配也是昂然出列,拱手而言。“既如此,配就不再等到明日了,我現在就過河去高句麗城!”

“辛苦正南了。”公孫珣也是趕緊甩開莫戶袧,轉而握住了審配的雙手躬身半禮。“玄菟這邊的局勢就靠你一力維持了。”

話說,對待下屬,無論是誰,作為上位者你首先都得有利益保證,你要給人家升遷的可能性、財富的獎賞……等等吧,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但是具體來說,這些獎賞卻是千差萬別的。

有的人就是求財,就是畏懼上位者的力量,那麽許下財富、展示力量,他們自然會來老老實實,就如眼前的這些部落頭人一樣;而有的人本就處於體制之中,但因為位於最底層,所以常年受不到公平對待,那上位者只要賞罰分明,在給予位階、財富的同時盡量做到不偏不倚,那自然也會甘心賣命,大部分民防壯丁其實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