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會盟(第2/2頁)

“無須多,一個老人或小孩一年發給他三五斤鹽,花費不大,但哪個俚人僚人家沒有老人小孩子呢,一家若是有三四個老人小孩,那一年也有二三十斤鹽了,這白撿的好事,相信會很誘人的。”

嶺南三道都靠海,朝廷已經在這邊設立了數個鹽場,不僅能供給嶺南的所需,甚至嶺南的鹽還能運銷江南、中原等地,連林邑那邊也是他們的市場。鹽的成本很低,直接從鹽民手裏收也不過一鬥十文錢,這還是給鹽民留了足夠的利潤了。

一戶俚僚一年就算補貼他們兩三鬥鹽,不過二三十錢,幾十萬戶全補貼到位了,也沒多少錢。

至於說鹽稅的問題,反正嶺南現在這邊也還很混亂。

倒是運輸得要些成本,結果那官員道,官府只要把鹽送到各郡就好,到時讓各峒自己去郡中運回去就行,甚至可以讓蠻人自己來領。

“這個想法不錯,可以一試。”

李靖贊賞道,只要用心,辦法總是比困難多的。

兩次嶺南戰爭,大秦朝廷實際上擊敗的並不是俚僚蠻人,而是那些過去統領這些蠻人的漢人豪強,他們算是地方代表,如今朝廷不需要這些人來中間代表,直接要來統領這些南蠻。

“按這思路,我們也可以對這些溪峒蠻首領們,誘之以利。比如授他們官階,跟他們做生意,甚至是給他們一點交易的代理權等。”李靖說道。

“宣帥高明!”一群官吏紛紛拍馬屁,結果李靖卻並沒有高興,“所有官員回去都寫份報告交上來,提提自己的建議。”